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收录了他在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1篇。这部作品涵盖了鲁迅在“五四”之后的见闻体悟,反映了鲁迅个人的生命哲学和人生体验。书中既有对社会时事的针砭,又有对统治阶级的讽喻。另外,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散文诗集《苏鲁支语录》,几乎囊括了尼采所有的哲学思想。此书主要介绍了尼采的超人思想、酒神精神、价值的重估和永恒轮回观等经典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因为青年鲁迅对尼采学说的喜爱和研习,所以鲁迅后来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尼采的影响。《野草》问世既是对鲁迅生命体验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尼采哲学思想的一种回应。通过研究和对比两书在主题思想、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上的异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鲁迅和尼采在哲学思想和文学理念上的联系和分歧。本文将从《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文本入手,从主题思想、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这三个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选题缘由、《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此外,正文作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野草》与《苏鲁支语录》主题思想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鲁迅、尼采二者的创作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研究,深入地挖掘两部作品在个体生命的存在体验和超越精神等方面的联系。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比《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文本内容。通过对两书的文体特点、语言使用以及表现题材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究两部作品在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侧重分析《野草》和《苏鲁支语录》在象征意象、隐喻修辞以及互文关系方面的问题。旨在通过平行对比的研究方法,找出两书的共性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