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和《苏鲁支语录》文本对比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收录了他在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1篇。这部作品涵盖了鲁迅在“五四”之后的见闻体悟,反映了鲁迅个人的生命哲学和人生体验。书中既有对社会时事的针砭,又有对统治阶级的讽喻。另外,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散文诗集《苏鲁支语录》,几乎囊括了尼采所有的哲学思想。此书主要介绍了尼采的超人思想、酒神精神、价值的重估和永恒轮回观等经典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因为青年鲁迅对尼采学说的喜爱和研习,所以鲁迅后来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尼采的影响。《野草》问世既是对鲁迅生命体验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尼采哲学思想的一种回应。通过研究和对比两书在主题思想、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上的异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鲁迅和尼采在哲学思想和文学理念上的联系和分歧。本文将从《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文本入手,从主题思想、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这三个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选题缘由、《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此外,正文作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野草》与《苏鲁支语录》主题思想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鲁迅、尼采二者的创作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研究,深入地挖掘两部作品在个体生命的存在体验和超越精神等方面的联系。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比《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文本内容。通过对两书的文体特点、语言使用以及表现题材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究两部作品在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侧重分析《野草》和《苏鲁支语录》在象征意象、隐喻修辞以及互文关系方面的问题。旨在通过平行对比的研究方法,找出两书的共性和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侗族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方法:经过到侗族地区进行调研、文献查阅的研究等。结果:侗族医生及药农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有17种。结论:这些药用蕨类植物分别来源于15个科的
<正>背景介绍:为更好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切实解决招投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对招投标领域典型地区、典型问题、典型经验进行研究
文人画的发展构建在传统儒、释、道三家哲学基础上,文人画家们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练的绘画造诣,体现出"禅宗"和"道"的最高宗旨。"虚境"、"独与天地之往来"正是在这种追求下,
周围性面瘫是由于头颅部或面部白脉受损而引起,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在我国尤其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以青壮老年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我科自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