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地下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很多铁路项目难免要穿越地下采空区,采空区地表易变形、开裂、塌陷,对工程危害极大。本文以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荣昌至永川段分布的石材采空区为研究背景,主要对采空区的勘察、评价、处理进行分析。首先对采空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构造,特别是石灰岩的分布特征、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和测量了解采空区的开采方式,范围。沿线共发现猪皮山、磨盘坡、太平场、双石桥场、堂皇坝、姚家湾共6处集中开采的石材采空区。在搜集资料和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先采用超高密度电法、对称四极直流电测深法、地震反射波法等综合物探,确定了采空疑似区域;然后通过钻探,当埋深较大时,采用深孔钻探,对推测的采空区域和物探解译的采空疑似区域进行钻孔验证;根据钻探揭示采空情况,对规模较大,危害较重地段,在钻孔之间采用跨孔地震透射波层析成像(地震CT),查明钻孔之间采空区的空间形态;最后分别采取采空区顶板、底板代表性岩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采取采空区分布范围代表性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试验。通过综合勘察,了解石材采空区分布范围,开采情况,开采层位,采空的宽度及高度,顶板岩体性质,采空特征,地表变形情况等。并进行石材采空区对线路的影响分析,得出线路与采空区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对采空顶板厚度、采空顶板岩层的性质、放炮震动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等影响地表塌陷及开裂的因素分析,地表塌陷和地面开裂情况的调查研究,计算顶板稳定性,得出临界深度,评价了采空区的顶板及地基的稳定情况。最后进行了采空区处理措施研究,重点研究了处理范围的确定,结合不同工程类型,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