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九八四》中前景化特征的文体分析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景化理论是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景化这一概念最初是从绘画艺术中引进的,指人们在感受(视觉艺术)的过程中需要把主体和背景区别开来。前景化分为两类:偏离和超常规。前者是对标准语言的偏离和对常规的违背,后者是对标准语言的过度规则使用,指某一语言现象在文本中以重复和平行的方式高频率地出现。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前景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对各个学派主要学者的理论贡献作了介绍,总结了前景化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以及彼此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以期对前景化理论有较全面的梳理,为全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前景化理论源起于俄国形式主义,后经过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学者的阐释,和利奇、韩礼德等英国文体学家的发展,当今该理论正朝着语用和心理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前景化是形成文体风格的重要途径,因而已被广泛运用于文体学研究。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因其讽刺辛辣、思想深刻的政治寓言类小说而独树一帜。《一九八四》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政治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极权主义社会的黑暗,反映了极权如何腐蚀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普通人民的生活,为世人展现了一个逼真的未来极权主义世界。本文以文体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作者‐文本‐读者三种因素结合的综合分析模式,试图对小说不同语言层面的前景化特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将语言学理论融入文学作品赏析,从文体学视角阐释和评价语言学理论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所产生的文体效果,以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奥威尔的语言艺术,理解和欣赏该作品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