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在取得很多文明的同时,也破坏了全球环境和气候,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在灾害发生时,尽管各级政府均积极地成立救灾指挥中心以及救灾、通讯、医疗各种专门小组,其它地区也给予人力、物力支援,但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大规模灾害抢救、安置体制,加上灾害带来的交通、通讯中断等原因,救援物资无法及时配送到灾区,分发到灾民手中,这使得我国在应急物流配送方面暴露了很多不足。然而,应急物流配送是应急救援的重要途径。应急物资抵达灾区的时间越短,灾害的损失就越小,救灾活动便能更加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提高应急物流配送能力成为我国当前亟需关注的问题,这对我国应急救援具有极重要意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应急物流配送能力的研究,发现应急物流配送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因此,本人针对此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得出相应结论。本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应急物流配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内容和本文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其次,简述了针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分析地质灾害下应急物流配送能力的构成体系和影响因素入手,采用定量分析模型对地质灾害下应急物流配送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由我国近两年的地质灾害案例引出我国地质灾害下应急物流配送能力的不足,从而提出几点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突破了国内大多只针对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配送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应急物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应急物流配送能力”的概念,并更加科学的角度来考虑,即从合理安排配送能力、配送协调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三个方面构建应急物流配送能力指标体系。其中,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为了更加体现应急物流配送能力的应急特性,将“快速响应能力”加入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给出具体权重,使得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评价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