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G919A和C572T基因突变在广西汉族CHD发病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64例CHD患者和经门诊体检的30例健康人。利用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PCR-ARMS)检测CBSG919A和CBSC572T基因型。一般资料由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应用SPSS11.5软件包处理数据。
结果:(1)CBS基因G919A产生有2种基因型:G/A型和G/G型。CHD组G/A、G/G型突变频率分别为73.44%,26.56%,对照组分别为26.67%和73.33%;CHD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63.28%,A等位基因频率为36.72%,对照组分别为86.67%和13.33%,两组间G/A、G/G型以及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有显著差异(P<0.01)。G919AG/A基因型对CHD组OR为7.60(95%CI为2.85-20.28),与CHD有重要相关性。
(2)CBS基因C572T产生3种基因型:T/T型、C/T型和C/C型。CHD组T/T、C/T和C/C型突变频率分别为4.69%,87.50%和7.81%,对照组分别为0、93.33%和6.67%;CHD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51.56%,T等位基因频率为48.44%,对照组分别为53.33%和46.67%,CHD组CBS基因T/T、T/C、C/C型及T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T型对CHD组OR为0.50(95%CI为0.099-2.51),T/T型对CHD组OR为0.95(95%CI为0.90-1.01),提示C572T与CHD无明显相关性。
(3)G919A和C572T复合基因型G/A+C/T型在CHD组频率为64.06%,在对照组为2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A+C/T型对CHD组OR为5.25(95%CI为2.01-13.71),提示G/A+C/T与CHD有重要相关性。G/A+T/T型在CHD组频率分布为3.13%,在对照组为0,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A+T/T对CHDOR值为0.97(95%CI为0.93-1.01),提示其与CHD无明显相关性。
(4)CBSG919A和C572T基因型分布在CHD中医证型实证组较之虚证组有增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复合基因型G/A+C/T及G/A+T/T在两组间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单基因突变和复合基因突变均未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CBSG919A基因突变可能是广西汉族CHD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
(2)CBSC572T基因突变对CHD的意义十分有限,可能不足于构成广西汉族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亦无明显相关性。
(3)CBSG919AG/A+C572TC/T复合基因突变是广西汉族CHD的危险因素,而G919G/A+C572TT/T不足于构成广西CHD的危险因素,两复合基因突变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无明显相关性。
(4)广西汉族人群CBSG919A及C572T突变与CHD中医证型无明显性相关,其复合基因突变G/A+C/T及G/A+T/T均与中医虚实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5)广西汉族人群CBSC572T和G919A基因突变与其它地区和种族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CBS基因本身存在着人群和地区差异有关,也可能与样本例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