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急性肾损伤(AKI)是住院患者常见、具有高死亡风险的危重症。由于人口老龄化,住院急性肾损伤老年患者较前明显增加。在以往关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中,高龄往往认为跟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但老年患者相较于年轻患者来说合并症更多,病情往往比中青年患者重,单纯以年龄评价患者的预后有失偏颇,这一点在大多数研究中被忽略。本研究旨在了解疾病严重程度相似的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RRT)的老年和中青年患者的短期预后是否存在差异,对影响老年和中青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8月31日的住院行肾脏替代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发布的AKI诊断标准及本研究的入选排除标准,筛选出老年重症AKI患者。并以同期18岁≤年龄<60岁的中青年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伴随疾病、RRT启动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APACHE II 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SOFA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序贯器官衰竭评分)、AKI病因、RRT方式及时间。对比老年组与中青年组RRT后28天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全部以及两组的死亡危险因素。为了排除其他共患疾病及合并症的影响,通过两组间存在差异的变量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再对比两个年龄组间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有无差异。结果:共入选患者317例,其中老年组154例,中位数年龄71(65,78),中青年组163例,中位数年龄42(29,52)。以男性为主(61.2%),60岁以上的老年占比48.6%。总体患者28天死亡率34.4%,其中中青年组死亡率23.9%,老年组死亡率45.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中青年组死亡率32.3%,老年组死亡率38.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63)。无论是否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来纠正两组间的病情轻重,中青年组的短期肾脏预后与老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全部患者死亡的因素是年龄、肿瘤、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因素是年龄及肿瘤,影响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的因素是APACHE Ⅱ评分。结论:老年急性肾损伤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28天短期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在倾向性评分匹配纠正两组病情轻重程度后,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不论是否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中青年组的短期肾脏预后与老年组无显著性差异。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因素是年龄及肿瘤,而影响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的因素是APACHE II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