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CTSK调控炎性肉芽转化进而治疗牙槽骨炎性病损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张建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lee1985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种牙源性炎性病损,如智齿冠周慢性炎症、慢性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等,均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破坏、牙或种植体丧失支持结构,是造成牙列缺损、缺失并且修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口腔功能及健康。这些病变的共同特点是局部骨组织被炎性肉芽组织(inflammatory granulation tissue,IGT)侵蚀替代,故而IGT一般被认为属于病理性组织。临床治疗策略上,在清理治疗牙髓或牙周等致病因素的同时,还要求手术清除局部IGT,即便是患牙无法保留需要拔除,也要求刮除牙槽窝内的IGT,以免影响骨再生愈合。但牙槽骨炎性病损所致的IGT与牙槽骨愈合过程中形成的修复性肉芽组织(restorative granulation tissue,RGT)均是组织尝试修复的产物,且二者在组织学组成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即二者均含有大量毛细血管及纤维;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细胞组成及纤维形态的不同,即IGT中纤维组织排列稀疏,结构不成熟,内含较多炎细胞;而RGT是以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胶原纤维为主。此外,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牙槽骨IGT中存在具有成骨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因此,理论上,只要处理得当,IGT能够向RGT转化,进而修复骨缺损。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作为骨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已有研究证实抑制CTSK可通过影响破骨细胞及免疫系统有效阻止骨质丧失,进而预防牙周炎及根尖周炎的发生与发展,但能否治疗已发生的牙槽骨炎性病损尚未见相关报道。近年来还有研究表明MSC亦表达CTSK,且其内源性CTSK可能与细胞的成骨活动相关,这使得CTSK有望成为治疗多种炎性骨病的潜在靶点。于是,本课题首次提出抑制CTSK促进IGT向RGT转变可能是治疗牙槽骨炎性病损、促进牙槽骨再生的一个新策略。为了证实这一假设,本课题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CTSK在人牙槽骨炎性肉芽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目的:明确CTSK在人牙槽骨IGT中的表达及分布,为进一步研究CTSK在牙槽骨IGT转归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人慢性牙周炎、根尖周炎及智齿冠周炎等不同病因导致的IGT,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明确不同类型IGT的组织学特征;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上述组织中CTSK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揭示CTSK在人IGT中的分布;通过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检测人IGT中是否存在MSC及其中CTSK的表达。结果: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牙槽骨IGT的组织学特征基本一致,均由大量炎性细胞、毛细血管和排列稀疏的纤维组织组成。IGT中均未检测到破骨细胞的存在,但却可以检测到CTSK的表达,CTSK广泛分布于淋巴细胞、浆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外纤维组织中。RT-q PCR及WB结果表明四种IGT中CTSK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牙槽骨或牙周膜(P<0.001)。结论:人牙槽骨IGT中CTSK的表达显著增高,但CTSK在牙槽骨IGT转归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炎性肉芽与修复性肉芽的组织学差异目的:揭示IGT与RGT之间的组织形态学差异以及CTSK、Osterix等的表达差异。方法:征集需要延期自体牙移植的患者3例,拔除患牙时收集IGT,2周后牙移植时收集因治疗需要去除的RGT。通过H&E染色明确IGT与RGT之间的组织形态学差异;通过Masson染色及IHC染色揭示IGT与RGT之间细胞外基质的差异;利用IHC染色揭示两者间血管亚型、CTSK表达及Osterix阳性细胞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IGT与RGT均含有炎细胞、纤维组织及毛细血管。但不同的是IGT中绝大多数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细胞,而RGT中则主要是成纤维细胞伴散在炎细胞浸润,且组织边缘部位可见大量Osterix阳性细胞;IGT中仅有少量排列稀疏且不成熟的纤维组织,而RGT中含有大量有序排列且成熟的纤维组织;IGT与RGT中均可见CD31强阳性表达的血管,EMCN阳性血管仅见于RGT;IGT与RGT中均可以检测到CTSK的表达,与IGT相比,RGT中CTSK水平下调至76.97%(P<0.01)。结论:IGT与RGT在组织学层面既有相似之点又有不同之处,能否寻得特异性靶点,调控IGT向RGT转化亟需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炎性肉芽与修复性肉芽的生物信息学差异目的:揭示IGT及RGT之间的生物信息学差异,以期寻得促进IGT向RGT转化的特异性调控靶点。方法:征集需要延期自体牙移植的患者7例,拔除患牙时收集IGT,2周后牙移植时收集因治疗需要去除的RGT。从两种肉芽组织中提取总蛋白,委托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DEP)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双尾Fisher精确检验来检验差异丰富蛋白相对于所有鉴定的蛋白的富集程度,并在北京基因组学研究院提供的Dr.Tom平台上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和共表达分析。结果:与IGT相比,RGT中存在555个DEP,这些DEP可富集到4927个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词条中,P<0.001的59个词条中17个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有关,4个与炎症有关,只有1个与血管生成有关。共有49个DEP参与了5条与细胞外基质、炎症、血管生成相关的KEGG通路。COL1A1是其中表达上调最为显著,且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调节网络中一个重要的枢纽,且CTSK表达量下调69.10%-76.97%(P<0.05)。但黏着斑(focal adhesion)、PI3K-Akt信号通路及血管生成相关蛋白COL1A1、COL1A2、FN1和TGF-β1均有显著上调。结论:CTSK有望成为调控IGT向RGT转化的重要靶点,其调控作用可能依赖于细胞外基质途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第四部分:CTSK调控炎性肉芽组织来源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目的:揭示炎性肉芽组织来源细胞(inflammatory granulation tissue derived cell,IGTC)与修复性肉芽组织来源细胞(restorative granulation tissue derived cell,RGTC)在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差异,进而探索CTSK抑制剂奥当卡替(odanacatib,ODN)对IGTC生物学特性的调控作用。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IGTC及RGTC,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29、CD90、CD105、CD146、CD31和CD45等细胞表面标志物。利用WB、IF明确IGTC与RGTC中CTSK的表达及定位;通过CCK-8及划痕实验揭示两种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差异;利用W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明确两者成骨分化能力的差异。对IGTC施以ODN刺激后观察其相应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IGTC与RGTC表面标志物符合MSC表面标志物特性。IGTC与RGTC均表达CTSK,且CTSK主要分布于溶酶体内,但IGTC中CTSK的表达量明显高于RGTC(P<0.001)。IGTC增殖与迁移能力较RGTC均明显增强;ODN对IGTC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降低IGTC的迁移能力。与RGTC相比,IGTC中I型胶原蛋白(COL I)、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AL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其形成矿化结节能力也相对减弱;ODN刺激可显著提高IGTC中COL I、RUNX2及ALP的表达及体外形成矿化结节的能力。结论:IGT及RGT中均可以分离培养出符合MSC表面特性的细胞,但IGTC的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减弱。ODN可以部分恢复IGTC的成骨分化能力。第五部分:ODN治疗大鼠牙周炎的可行性研究目的:初步观察ODN对大鼠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为探索微创、有效的牙槽骨炎性病损治疗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注射LPS的方法建立SD大鼠牙周炎模型。通过Micro-CT和H&E染色分析口服ODN 4周对大鼠牙周炎的治疗效果。通过Masson染色、TRAP染色,CTSK、COL I及Osterix的IHC染色揭示ODN治疗大鼠牙周炎的作用途径。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牙周炎组上颌第一、二磨牙间牙槽骨显著吸收(0.59±0.065 mm vs 1.00±0.022 mm,P<0.001);ODN治疗组局部牙槽骨高度有部分恢复(1.00±0.022 mm vs 0.84±0.052 mm,P<0.01)。ODN治疗后局部炎症反应减弱、新生纤维趋向成熟,Osterix+细胞数及COL I表达明显升高。结论:ODN对大鼠牙周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否是通过调控IGT向RGT转化仍需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家族成员3的反义寡核苷酸(WASF3-AS)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法检测人NSCLC细胞株A549细胞和人正常肺细胞MRC-5中WASF3的表达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WASF3-NC组(阴性对照组)、WASF3-AS组(反义寡核苷酸WASF3组),应用RT-qPCR法检测WA
期刊
这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也开始不断地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关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则应当提高自身对于绿色低碳住宅的重视度以及关注度,牢牢把握好公共租赁住房的特质以及绿色低碳住宅的作用。本文就我国绿色低碳住宅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展开深入且全面的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
期刊
取芯钻在工程基础建设、地下工程勘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大部分的钻具在钻进过程中需要冷却进行辅助,但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没有冷却辅助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试验研究岩石取芯钻钻进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性很有必要。国内外已有多数在材料加工、岩土钻取等方面有关钻头应用的研究,但涉足岩石取芯钻温度变化方面的相关报道却比较少。分析钻具受力、钻具温升以及热量传递的过程对增加钻头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
学位
测量机器人凭借其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开发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无人监测领域。对测量机器人获取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可以实现动态、实时的智能化监测,为突发性的安全问题提供参考性的意见与预警。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机器人存在测不准的问题,且观测值中包含奇异值,因此对测量机器人获取的数据进行粗差探测与观测值模型修正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针对测量机器人的智能数据处理算法研究较少,本文针对测量机器人
学位
以产量达10万t/a的乙醇胺装置中的蒸氨塔设计为例,从设计参数,选材(双相钢)、结构设计、设计载荷分析等,浅谈一下蒸氨塔的设计,分享一下本人在塔器设计过程每一步是如何考虑分析,结合规范及经验后,采取相应措施,做出合理的选择,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期刊
目前比较普遍的三元前驱体废水汽提脱氨工艺有两种,一是采用配置有再沸器与冷凝器的精馏塔,并向再沸器中通入饱和蒸汽作为热源,二是采用只配置冷凝器但无再沸器的精馏塔,并直接从精馏塔底部通入饱和蒸汽作为热源。这两种工艺存在能耗偏高或排向下游废水处理量较大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工艺路线,即配套再沸器但无冷凝器的精馏塔进行蒸氨操作,充分利用精馏塔塔顶蒸汽和塔釜出料液与原料废水进行合理换热,且经过换热
期刊
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沿袭并发展了历代志怪作品构造非现实世界的角色与情节框架,大多是以人类和异类为核心线索展开的故事,有时是异类来到人类世界,也有的是人类涉入某些异空间发生的奇事。"异空间"的概念是旧社会思维的虚构产物,对成就志怪作品具有关键意义,这类接触与空间转换必然需要一定的媒介。论文主要以《聊斋志异》中人类进入异空间的媒介为研究方向,浅谈这部小说里常见的一些人类角色进入异空间的方式与场景。
会议
青海某焦化厂厂区污水处理站原预处理工艺为陶瓷膜过滤+蒸氨,原水直接进陶瓷膜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蒸氨系统,造成陶瓷膜运行负荷增加,蒸氨系统塔板结构堵塞,蒸氨效率偏低,运行期间对蒸氨负荷量调整和蒸氨废水指标的达标管控产生较大影响。蒸氨效率低下也致使蒸氨废水难以达到水处理生化单元进水指标要求,且因频繁检修,剩余氨水无法通过蒸氨系统有效处理,导致出现各事故池和事故槽液位偏高、消耗困难的现象。运行期间频繁更换陶
期刊
建筑物墙面语义信息是三维建筑物精细模型中可以被计算,被查询、分析,和互操作的必需元素,是智慧城市、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领域中的一项关键信息,并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作为独立的基础信息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基于模型的建筑物墙面语义提取方法依靠先验知识,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墙面结构的良好解析,但此类方法依赖人工设定的特征及语法规则,难以应用到越发多种多样的建筑物立面上;基于数据驱动的、逐像素分割的建筑物
学位
人类经历过三次工业革命后,智能化时代开启了新篇章。催化一直贯穿在科技文明进步的长河中,普遍应用于化工、医学、清洁能源、环境修复等领域。在催化反应中作为活性位点的贵金属(Au、Ag、Pt、Pd、Os、Ir、Ru、Rh)单原子或纳米颗粒,其独特的界面效应,量子尺寸及与载体间电子相互作用,与块体金属相比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特性。然而,在工业应用中,大多数反应环境较为苛刻,例如汽车尾气催化,丙烷脱氢和对硝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