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开放三十年来,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大量涌入,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各类保护、限制政策的逐步放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相对较弱,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安全问题逐步凸显。全球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凭借其资本、技术上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和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严重威胁到该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困扰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能否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建立公平合理的经济秩序,维护我国产业安全,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成为我国发展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汽车产业因其在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乃至综合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汽车产业带动的行业和部门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是其他产业不能相比的。我国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汽车市场,也是对外资吸引最大的国家,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代表研究产业安全问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通过比较生态系统和产业系统的基本特征,找出二者的共同本质,提出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产业安全问题的可行性。并以生态入侵理论的六大假说为基础,总结出外来物种特性和本地生态系统特性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的两大因素,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该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然后进行了产业系统的生态学解释,构建了基于生态学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具体数字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汽车产业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得出了对我国汽车产业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和未来几年的产业安全走势。
最后本文依据生态学理论在产业安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和评价的结果,总结出生态系统机制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提出维护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的对策,以及研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