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白介素-6、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亚临床羊膜绒毛膜炎关系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监测胎膜早破孕妇血中白介素-6、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的水平,并对孕妇胎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其与胎膜早破、尤其是合并羊膜绒毛膜炎胎膜早破的关系,为临床提前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8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孕妇120例,其中40例正常足月组孕妇为对照组,80例为胎膜早破组,包括49例足月胎膜早破组,及31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20例样本血中IL-6、sICAM-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并将所有入患者胎膜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偏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两组间或多组间计量正态资料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时用非参数检验,比较IL-6、sICAM-1两者在早期预测胎膜早破中优劣用ROC曲线。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结果:(1)足月胎膜早破组、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正常足月对照组孕妇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孕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组孕周与余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2)胎膜早破组母血中IL-6、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月胎膜早破组血清中IL-6、sICAM-1浓度低于未足月胎膜早染组,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3)胎膜早破组中合并亚临床羊膜绒毛膜炎组血中IL-6、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合并亚临床羊膜绒毛膜炎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4)胎膜早破合并亚临床羊膜绒毛膜炎组血中IL-6、sICAM-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对照组并亚临床并羊膜绒毛膜炎组,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亚临床羊膜绒毛膜炎组血清中IL-6、sICAM-1浓度均高于足月合并亚临床羊膜绒毛膜炎组中浓度,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6)根据病理炎症分级与孕妇血清中IL-6、sICAM-1水平的比较,提示,随胎膜病检炎症程度的增加,其母血清中IL-6、sICAM-1浓度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新生儿体重值略低于足月胎膜早破组及正常足月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值,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8)母血中IL-6、sICAM-1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9)母血中sICAM-1浓度在预测诊断胎膜早破比IL-6更好。结论: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监测母血清中IL-6、sICAM-1水平可作为合并亚临床羊膜绒毛膜炎胎膜早破的诊断的良好的生物学指,sICAM-1比IL-6在胎膜早破预测中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