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漏斗胸是最常见的胸廓畸形,发病率约为0.1-0.3%。目前,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1998年Nuss[1]提出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概念,此后微创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开胸手术。近年来漏斗胸手术不断得到改良,不断向着更加美观,更加微创的方向发展。在大量Nuss手术的基础上,我们对手术器械及手术方式进行改进并取得专利,于2010年11月开展首例新型微创术式治疗漏斗胸,目前尚未发现此种新型术式与Nuss手术的对比性研究的相关报道。目的探讨新型微创漏斗胸矫形术对于不同年龄组漏斗胸患者治疗的影响,探讨这种新型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通过对比分析新型微创手术与Nuss手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资料,研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下,不同年龄组患者漏斗胸指数(Haller指数)的变化、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器械、手术操作的异同,为临床上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提供相关参考方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新型微创漏斗胸矫形术并已取出矫形板的的患者219例作为实验组,按照年龄将其分为2组:A组为12岁及以下组147例,采用单切口单根矫形板的手术方案(即漏斗胸单孔矫形术);B组为12岁以上组72例。采用置入单根或两根矫形板的手术方案。选取2008年2月—2012年6月接受Nuss手术并已取出矫形板的患儿235例,按照同样的方法分组后设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对比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下不同年龄组患者Haller指数的变化,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进行组间对比分析,评定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12岁以下年龄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Haller指数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矫形板置入后与矫形板取出后Haller指数未出现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岁以上年龄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Haller指数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矫形板置入后与矫形板取出后Haller指数未出现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微创漏斗胸矫形术与Nuss手术,术后患者的Haller指数较术前均明显得到改善,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不同年龄段的漏斗胸患者。新型微创漏斗胸矫形术与其相比,安全性及有效性无显著性差异,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更加简便,更加微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