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渭北煤田澄合矿区目前主采的5号煤层底板标高处于奥灰静水位标高以下,属带压开采的面积占比已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澄合矿区采掘活动注浆由浅部向深部拓展,矿区东部水文地质条件与西部存在较大差异,除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以外,5号煤层底板浅部的K2灰岩含水层处于开采破坏范围以内且富水性相对较强,一旦与下部奥灰发生水力联系时对煤层开采威胁极大,在水文探查工作未开展的情况下单一利用矿区现有的传统注浆加固底板隔水层的方法并不适用,针对K2灰岩以及奥灰岩溶含水层的综合防治策略并不明确。本文在具有上述水文地质条件特征的渭北澄合矿区山阳、安阳井田开展了大量研究的探查工作,研究了煤层底板浅部的太原组K2灰岩含水层与下部奥灰岩溶含水层的含水特等,通过前期钻探、化探等手段,结合井下抽放水试验等进行了分析,并在安阳井田回采工作面布置了相应的水害治理工程,最终确定了利用单一利用传统底板注浆加固技术并不适合上述区域内的煤层水害治理,应当在开展K2灰岩与奥灰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探查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块,采取相应的超前疏水泄压,结合区域性封堵深部导水通道的方式进行治理,认为澄合矿区东部局部煤层底板K2灰岩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含水层与5煤间距大多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范围内,采取超前注浆封堵意义不大,其中查明K2灰岩含水层与下部奥灰岩溶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性是水害治理的关键。针对目前所取得研究成果,结合矿井未来的生产布局,对后期需要继续开展的工作也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