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番类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890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超分子化学的迅速发展,大环化合物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主体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分子识别、超分子聚合物、分子器件以及自组装微纳米材料等研究领域。其中,环番类大环化合物是由刚性的芳族单元和柔性脂肪链组成的,不仅可以用来识别无机和有机阳离子、阴离子和中性分子,也可以用来构筑复杂的超分子系统(例如,轮烷、索烃等)。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的合成大环化合物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环番类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高度稀释法和模板法。然而高度稀释法产率较低,而且操作麻烦,反应时间过长,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而模板法虽然原料投入少、反应时间短、产率也较高,但是需要引入和去除模板,从而增加了合成的步骤和难度。基于以上问题,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分子内氢键的模板作用开发了一种合成环番类大环化合物的新方法,并且利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颖骨架的环番类大环化合物,并且研究了其分子开关和自组装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环番类大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利用分子内氢键的模板作用,开发了一种合成环番类大环化合物的新方法。利用二胺衍生物和二酰氯化合物为初始原料成功合成了环番类大环化合物P1-3。研究发现,反应原料二胺化合物的不同碳链长度及刚性对成环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二胺化合物的碳链太长或太短均会造成成环产率减小,同时二胺化合物的刚性结构的存在也会造成产率降低。另一方面,反应原料二酰氯的初始构型对成环反应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二酰氯中异丁烯基的引入有利于反应中间体的形成,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成环产率。2.环番类大环化合物的分子开关性能研究:利用分子内羟基和异丁烯基在Hg2+和NaBH4作用下的可逆反应,研究了大环化合物P1-3的分子开关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大环化合物P1-3由于环尺寸因素对于上述过程呈现出不同的作用机理,P1可以发生可逆反应,具有分子开关性能。然而P2、P3不能发生可逆反应,不具有分子开关性能。3.环番类大环化合物的自组装:研究了大环化合物P1-3在DMSO中荧光发射光谱随浓度变化的规律,阐明了化合物P1-3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呈现聚集状态。探讨了大环化合物P1-3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情况,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一步观察了化合物P1-3在溶液中的组装形貌。最后利用动态光散射(DLS)技术测得化合物P1-3的组装体粒径,进一步为化合物P1-3在液相中会发生聚集提供了证据。
其他文献
<正>一年多来,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抓牢深圳精准扶贫方针,切实履行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对口帮扶河源市紫金县凤安镇回龙村,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有力
<正>1.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产业创新2.中日韩人文交流与东北亚经济体构建3.图们江战略实施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4.朝鲜半岛安全与东北亚经济发展5."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周
商业竞争中,仅仅在产品、商业模式和战略上创新和努力并不足以使企业保持长期优势,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在组织能力上建立起超越对手的优势甚至形成降维打击
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可快速充放电、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材料、能源、化学、电子器件、军工等多个领域。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
为研究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其单向拉伸变形过程。以聚乙烯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回避随机游走的方法,分别建出联合原子和粗粒化模型。并基于全原子模型的键
为研究锈蚀对水工钢闸门主梁受力性能的影响,采用周期浸润箱对4根钢梁进行了加速锈蚀试验,并进行了单点和两点静力加载试验,考察了不同锈蚀率对钢梁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
近年来,以金纳米粒子、聚合物和生物大分子为组装基元,用自组装方法构建的金纳米粒子生物复合体系在药物运输、基因调控和肿瘤成像及治疗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而DNA因其
目前一些研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揭示了软件网络的特性,为人们从系统的角度了解软件的结构提供了方法.但这些研究的一些结论却与软件的实际表现有着较大的差异.分析了软件网络结
目的:分析和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6年
提出了一种公交路网设计中的线路生成算法,这种算法结合运用公交线网设计者的知识和经验,并采用组合优化算法,以实现最大效益为目的,同时兼顾了用户耗时最省与运营费用浪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