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耦合雨能驱动微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屋面雨水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雨洪灾害频发和城镇可用水资源短缺,让人们开始重视雨水的管理与回用。屋面雨水收集处理回用到家庭杂用水中,既满足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又可减轻雨洪灾害。雨水回用关键在收集处理过程的能耗和回用水水质及安全性。膜法水处理技术供水安全洁净,是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利用重力势能产水和膜表面微生物层净水的重力驱动膜滤技术(GDM),因其无需额外的能耗且易于操作和维护在分散式供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屋面雨水可有效利用建筑物高度提供的雨能作为驱动力进入GDM,反应池液面与出水口的距离作为系统作用水头,考虑在较低驱动力的雨能作用下也具有高效的产水效能而选择微滤膜作为核心组件,因此本论文构建了利用屋面雨能驱动的微滤膜生物反应器(GDMBR),探究其产水性能、净水效能和生物安全性。特别的,电絮凝(EC)产生的金属絮凝剂可对污染物进行絮凝沉淀,因此可作为GDMBR系统的前处理装置以减缓GDMBR中微滤膜的污染并增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故本论文构建了利用屋面雨能作为驱动力的电絮凝预处理耦合雨能驱动微滤膜生物反应器(EC-GDMBR),在探究其产水性能、净水效能和生物安全性的同时,考察EC系统起到的积极作用。实验末期,通过对GDMBR和EC-GDMBR中微滤膜表面微生物净水层的表征,阐明微生物净水层对屋面雨水的净化机理。通过膜通量的分析,反映两个系统的产水效能。作用水头ΔH=0.4 m时,EC-GDMBR的稳定通量为17.0~20.0 L/(m2·h),明显高于GDMBR的稳定通量(4.0~11.0 L/(m2·h))。作用水头的提高(ΔH=0.6 m)使两个系统膜通量均呈现急剧上升后急剧下降趋势,且GDMBR最终稳定通量(2.9 L/(m2·h))低于0.4 m作用水头下的稳定通量(4.2 L/(m2·h))。较高作用水头下,膜表面污染物积累速度加快,易使膜污染加剧,导致膜通量急剧下降。提高EC-GDMBR系统作用水头(ΔH=0.6 m)运行7天后的通量为24.6 L/(m2·h),且EC-GDMBR处理实际屋面雨水时膜通量的变化趋势与处理模拟屋面雨水时相同。通过对GDMBR和EC-GDMBR进出水的p H、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UV254、电导率、溶解氧(DO)、总磷(TP)和金属元素(Cr、Fe、Al、Mn、Zn、Cu和Ca)等基础水质指标的检测,反映两个系统的净水效能。在GDMBR中,微滤膜对颗粒物的优异截留能力使得出水浊度较低,而膜表面微生物净水层对氨氮和有机物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使得出水氨氮和有机物含量较低。相较于GDMBR,EC-GDMBR对浊度、氨氮、有机物和磷等有更加优异的处理效果,主要原因是电絮凝预处理产生的铁盐絮凝剂可使水中污染物絮凝沉淀,富集污染物的絮体有利于污染物被微滤膜截留去除。通过对GDMBR和EC-GDMBR进出水的细菌总数(CFU)、可生物同化有机碳(AOC)、蛋白质、多糖、三磷酸腺苷(ATP)和总有机碳(TOC)等微生物学指标的表征,反映两个系统净水的生物安全性。两个系统中进水的各类微生物学指标水平较高(典型如GDMBR进水CFU:2.0?104 CFU/m L、EC-GDMBR进水CFU:4.0?104CFU/m L),而出水微生物学指标水平较低(典型如GDMBR出水CFU:9.0?102 CFU/m L、EC-GDMBR出水CFU:10 CFU/m L),表明两个系统净水具有稳定的生物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两个系统采用的微滤膜截留细菌的效能有限,但EC-GDMBR比GDMBR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这归结于膜前电絮凝预处理产生的铁盐絮凝剂有利于微生物富集沉降,对微生物在膜前的去除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对GDMBR和EC-GDMBR膜表面微生物净水层微生物特性的分析(蛋白质、多糖和ATP)和表征(SEM-EDS、CLSM和高通量测序),阐明微生物净水层的除污机理。结果表明,膜表面由污染物积累形成的滤饼层,在微生物稳定生长繁衍后,形成疏松多孔的微生物净水层,有利于污染物的截留及优异过水通道的形成。其中蛋白质、多糖和ATP的含量测定结果以及CLSM成像结果均反映出,膜表面微生物净水层存在较高水平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屋面雨水中污染物可被微生物层上的微生物降解利用而得到去除。此外,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微生物净水层中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具有较高占比,这是屋面雨水中氨氮具有较高去除率的原因;EC-GDMBR系统微生物净水层中检测到大量反硝化聚磷菌(hyphomicrobium),而GDMBR则不明显,这是因为EC-GDMBR中磷可被铁盐絮凝剂絮凝沉降于膜表面,由此滋生大量反硝化聚磷菌。综上所述,利用屋面雨能驱动的GDMBR具有较好的产水性能、净水效能和生物安全性,而设置了电絮凝预处理且利用屋面雨能驱动的EC-GDMBR则具有更好更稳定的产水能力,且比GDMBR具有更强大的污染物净化能力,并更有效的保证了产水的生物安全性。
其他文献
CarLife是百度车联网推出的解决方案,也是国内目前第一款跨平台车联网解决方案。在车机端,无论是Linux、QNX、Android,CarLife都可以很好地适配。在移动设备端,CarLife支持An
人群运动仿真的研究,就是研究人群在各种环境、情节下的运动特征与规律,建立人群运动的仿真模型,并在虚拟环境中在宏观或微观的尺度上模拟大人群的运动过程,在疏散演习、计算机游戏、电影等领域一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并且吸引着科研工作者们的研究。现有的人群仿真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基于规则的方法以及数据驱动的方法在宏观或微观领域上进行人群仿真模拟,这两种方法都有着其各自的优势以及缺陷。传统基于规则的仿真方法可以随
目前,国内外对WAVE(Wireless Access in Vehicle Environment)技术的研究大多数是以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为主,很少有涉及到车载通信系统及应用的开发。本文研究并实现一种基于
木通属是隶属于毛茛目木通科的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及一定的观赏价值。然而在系统学上对于木通属内部的种间关系尚不明确,其中长序木通叶的形态与木通高度相似,
作业成本法是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最初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目前也逐渐被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采用。它是以作业为中心,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上,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去。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加科学地分摊间接成本,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引入作业成本法。本文以A财产保险公司为例,首先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法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紧密扩张加速了地区间的人口流动以及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但大规模盲目扩张导致人口与土地发展失衡出现了城市蔓延。我国的城市蔓延有着显著的区域特征,东部地区城市蔓延高于中西部地区,而经济发达、产业规模及建设用地扩张更迅速的长三角地区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蔓延。当前受城市蔓延影响,部分城市外围出现了“鬼城”,很大程度影响了城市及乡村两地的经济效率及发展进程,因而各城市城乡收
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生态系统服务(ES)的重要载体,对于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服务功能,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和人类健康福祉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轻质弹性材料在微型飞行器和船舶海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对于传统的合金材料,这些材料与周围流体介质的相对质量比较低,受周围流体载荷和惯性力影响较大。尤其是在船舶海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气流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进行气固分离的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动力等生产过程中。由于旋转流存在旋转不稳定性的问题,一方面是旋转流的旋转中心围绕着
随着人们体育、文娱、旅游活动的不断增加和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由不同类型结构组合而成的杂交空间结构目前已成为大跨空间结构发展的新趋势。杂交结构可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