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蛋白D1对人乳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调控的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是细胞周期启动和运转过程中一个必需的和至关重要的感应器和启动器,对细胞生长繁殖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但是,过度的细胞周期蛋白 D1 表达是各种人类肿瘤,包括乳腺癌的一个共同的主要特征。研究证实,在某些类型的人类肿瘤中,过度的细胞周期蛋白 D1 表达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关系。
  目标
  本课题意在研究人类乳腺癌中,细胞周期蛋白 D1 对肿瘤的演变和预后的影响;与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的关系;以及在肿瘤的发展演变和对化疗药物反应的过程中,与细胞周期蛋白 D1相互协调的其他细胞内信号通路。
  材料和方法
  利用人类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 MDA-MB231作为工具细胞,利用真核细胞外源表达的病毒载体作为中介,构建了稳定表达野生型人类细胞周期蛋白D1或第112位氨基酸单个定点突变(K112E)的细胞周期蛋白 D1变异蛋白;同时,相应的空载体表达细胞株作为对照。K112E 定点变异的D1 蛋白已被证实失去了细胞周期的启动和催化活性,虽然可与 D1 依赖性激酶CDK4/6结合但无法激活CDK4/6激酶。选用三种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顺铂(CDDP),五氟尿嘧啶(5-FU)和吉他西滨(Gemzar)检测不同细胞株和细胞克隆的敏感性。研究过程中,以稳定表达外源蛋白的细胞克隆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一系列检测手段,包括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技术(FACs)介导的经碘化丙啶(PI)染色后对细胞周期的分析;药物处理后存活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色法鉴定药物引起的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相应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相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药物引起的蛋白水平的改变。
  结果
  本课题主要分三个层次对细胞周期蛋白 D1 在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一. 利用四唑盐(MTT)实验检测常用的三种抗肿瘤药物,五氟尿嘧啶(5FU),顺铂(CDDP)和吉西他滨(Gemzar)对三种人类乳腺癌细胞,MCF7,MB231和 MCF15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或是同时使用细胞周期蛋白D1依赖性激酶CDK4抑制剂,NPCD,干扰CDK4的活性检测三种细胞对上述化疗药物反映的改变。我们初步得到结论,细胞周期蛋白 D1对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调节作用。但是,细胞周期蛋白 D1的作用是否需要其相应激酶的协调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是促进还是抑制化疗药物的疗效,针对不同的药物,在不同细胞的反应是不同的。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显示,在完全相同的培养条件和实验条件下,上述三种细胞内的细胞周期蛋白D1及其依赖性激酶CDK4的水平存在差异,但是无法解释细胞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别。初步验证了我们的假设,即细胞周期蛋白 D1本身或是结合其相应的激酶CDK4调节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二. 利用真核细胞表达外源蛋白的反转录病毒系统为工具,在 MCF7和 MB231 细胞中构建了稳定表达外源细胞周期蛋白 D1的克隆并对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得到如下结果:
  1.在对MCF7细胞克隆的研究中得到如下结果:
  构建了稳定表达野生态及定点突变的外源细胞周期蛋白 D1的细胞克隆(D1和D1KE)及相应的空载体对照克隆,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证实了外源蛋白的表达。
  1) MTT 实验,AO/EB 双染色法及平板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的结果均证实,MCF7细胞 D1克隆对于 CDK4激酶抑制剂 NPCD,顺铂(CDDP)和吉西他滨(Gemzar)三种药物的敏感性强于 D1KE 克隆和空载体克隆。而且D1 和 D1KE 克隆在药物作用终止后,恢复生长繁殖的能力低于空载体克隆。由此,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外源D1蛋白增强了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在某种程度上,D1的作用需要CDK4激酶的活性的协调,但是对CDK4激酶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特点相关。
  2) 通过对三种克隆细胞周期的分析显示,在无血清或 5%FBS 培养条件下,三种克隆之间细胞周期的分布无显著差异。由此证实,三种克隆之间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并不是由于加速的细胞生长而引起的,而外源表达的D1没有引起细胞的加速繁殖。
  3) MCF7表达外源 D1或 D1KE蛋白增强了细胞在软琼脂培养基中生长和集落形成的能力,并且 D1KE克隆显著强于 D1克隆,表明这是 D1蛋白不依赖CDK4激酶活性的一种功能,与肿瘤的细胞的转移和迁徙相关。
  2.在对MB231细胞克隆的研究中得到如下结果:
  1) 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野生态及定点突变的外源细胞周期蛋白 D1的细胞克隆(D1和D1KE)及相应的空载体对照克隆,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证实了外源蛋白的表达。
  2) MTT 实验,AO/EB 双染色实验方法及平板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的结果均证实,MB231 细胞 D1 和 D1KE 克隆对于顺铂和吉西他滨均表现出强于空载体克隆的耐受性。对于CDK4激酶抑制剂NPCD的作用,D1克隆比空载体克隆和D1KE克隆更敏感。对于吉西他滨的作用,D1KE克隆表现出最强的耐受性,因而,很可能是CDK4的活性抑制D1在此信号反应中的作用。
  3) 对于三种克隆在无血清及 5%FBS 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周期分析的结果并未发现显著差异。由此我们认为,三种克隆之间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并非是由于表达外源 D1蛋白而加速了细胞生长而引起的。同时,血清表现出对MB231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反向调节作用。
  4) MB231表达外源D1或K112E突变的D1蛋白增强了细胞在软琼脂培养基中生长和集落形成的能力,并且D1KE克隆显著强于D1克隆,表明这是D1蛋白不依赖CDK4激酶活性的一种功能,提示了肿瘤细胞增强的迁徙和转移的能力。
  三. 吉西他滨是临床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一类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前面的实验结果已经证实对MCF7和MB231乳腺癌细胞均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并且,在细胞表达外源D1或D1KE蛋白的状态下表现出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的改变。因而,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给予吉西他滨处理后,MCF7和MB231细胞克隆的反应,以及D1,D1KE和空载体克隆之间的特异性,对D1在此反应中的作用和作用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追踪。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
  1.吉西他滨引起的MCF7细胞克隆的反应及特点:
  1) 给予 1?M的吉西他滨作用 24小时后,RT-PCR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内源性的D1 基因转录受到抑制,其他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转录无明显变化。但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的cMYC和P53基因的转录在吉西他滨作用下出现变化且在三种克隆之间的有显著差异。
  2) 给予 1?M的吉西他滨作用 24 小时后,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提示,D1蛋白的水平在D1及D1KE克隆均略微减低,而在空载体克隆增高。可见,吉西他滨 可以影响MCF7细胞D1蛋白水平的改变。同时,吉西他滨引起一些细胞周期相关性蛋白表达上调,包括,CDK4 ,CDK6,CDK2,cyclinE和P53蛋白,但是三种克隆之间上调的程度不同且缺乏一定的特征性。我们并未检测到与细胞存活相关的蛋白的表达受到吉西他滨的影响。
  3) 吉西他滨作用 48 小时对 MCF7 细胞三种克隆的细胞周期均无明显的影响。
  2.吉西他滨引起的MB231细胞克隆的反应及特点:
  1) 给予 1?M的吉西他滨作用 24及 48小时后,RT-PCR 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D1,CDK4,CDK2,CCNE,P21,P27,P53和 c-Myc基因,均无显著的变化。
  2) 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提示,给予 1?M的吉西他滨作用 24或 48小时,药物引起 D1蛋白的水平在 D1及 D1KE克隆均明显的降低,而且 48小时降低较24 小时更明显。但是,在空载体克隆,D1蛋白未显示出药物引起的明显改变。其他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的改变,只有cMYC 蛋白在空载体克隆和 D1 克隆中明显降低。在三种克隆中吉西他滨均引起细胞凋亡的标志蛋白,pPARP蛋白的明显增多,而且以空载体克隆最明显。也同时引起细胞存活能力的标志蛋白,Bcl-2 不同程度的增多,且D1和D1KE克隆增高水平较于空载体克隆明显。
  3)吉西他滨处理48小时后细胞周期的分析发现,MB231细胞三个克隆之间,D1KE克隆较空载体克隆和D1克隆表现出G1期的显著增多和 S期的相应减少。吉西他滨在三种克隆中引起不同程度的G1期缩短。
  结论
  1.细胞周期蛋白D1在人类乳腺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反应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2. 细胞周期蛋白 D1在调节 MCF7和 MB231乳腺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中的作用与其在传统的细胞周期中结合并激活 CDK4/6 激酶起到感应和启动作用是相互独立的信号通路。
  3.细胞周期蛋白D1在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性作用的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是依细胞类别,细胞本身的信号通路特点及药物的作用靶点和药物作用机理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报纸
学位
学位
第一部分PUM1蛋白对单纯疱疹病毒LAT的作用探究  研究背景:单纯疱疹病毒HSV-1属于疱疹病毒科a病毒亚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按血清型分型分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是可以在神经元细胞中建立长期的潜伏,而后反复激活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潜伏期,并未检测到病毒蛋白的表达,更无病毒颗粒的复制,只有LAT(LatencyAssociate Transc
期刊
学位
研究目的:  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是肿瘤耐药,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1]。慢性炎症参与了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全部病理过程,被称为恶性肿瘤的第七大生物学特征[2]。慢性炎症能够激活肿瘤干细胞并引起肿瘤耐药和转移[3-6]。然而,慢性炎症调控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  Lin28是
学位
咪唑啉受体(Imidazoline receptors)广泛分布于人体,目前发现的咪唑啉受体有三个亚型I1、I2和I3。其中I2受体主要分布于大脑的最后区、弓状核、脚间区、松果体和室管膜等。I2受体已被证实具有镇痛、抗抑郁和神经保护等作用,因此被认为是治疗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靶点。体外配体结合实验已发现了一些高选择性的I2受体配体,而目前在体内水平系统全面的比较和探讨I2受体配体的药理学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