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进入一个产业布局、类型、结构重构和转型的发展阶段,“退二进三”,“退二优三”正成为许多城市的建设,特别是旧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主题,而其中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量的旧工业建筑与地段。近年来,旧工业建筑外环境再利用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已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旧工业建筑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还刚刚起步,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旧工业建筑外环境的改造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探索;第二,保护和再利用的方法和模式亟待探索和总结。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针对旧工业建筑外环境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出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内容及范围、保护相关研究进展、保护方法及实践案例。其次,探讨旧工业建筑外环境的相关概念、再设计类型及基础理论,并着重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分类界定,目的是区别相近概念,为今后各章的论述建立理论系统。接着,围绕株洲清水塘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区位、自然资源)和思维(文化思想、风俗信仰)背景,即从“物”后面绕过去看“事”,调查当时当地当物相关事物的背景,为清水塘再设计研究提供背景信息。最后重点探讨围绕株洲清水塘外环境再设计的研究,包括总体设想、设计目标和原则、设计策略、设计方法及对株洲清水塘外环境再设计的三个案例进行研究,包括工业遗迹文化娱乐中心、湖湘生态园及湿地公园。最终对本文进行了回顾、总结与未来展望。综上所述,本文遵循“西学东渐”的整体思路,对株洲清水塘旧工业建筑外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此项研究对株洲清水塘的整体提升改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提出了株洲清水塘旧工业建筑外环境再设计策略,如规划中特质塑造、建筑中网络体验及外环境中生态恢复的策略;(2)在湖湘生态园案例分析中提出了“研究中挖掘,挖掘中设计,设计中深入”的设计模式、工业遗迹文化娱乐中心案例分析中提出“区域中蕴含路径,路径中蕴含节点,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模式、湿地公园案例分析中提出的“区域构建流线,流线构建景观,景观构建植被”的设计模式。最终将株洲清水塘打造成具有“湖湘特色”的工业循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