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中心型地铁站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sliuxi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缓解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地铁得到了重点推广。地铁的引入不仅解决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能,同时其大量的客流“集、转、散”也为沿线和站点区域(再)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地铁站点地区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站点地区开发的核心问题就是促进“站”与“城”的融合与协同。然而由于我国地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不同步,以及地铁建设的初期的出发点多是由于缓解交通压力,对地铁的引导带动效应认识不够,致使站点地区的发展与地铁站点的联系不够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建立城市中心型站点地区“节点-场所”模型,以成都市典型中心型站域为研究对象,研究站点地区节点价值与场所价值的协同性,评估站域发展水平,据此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论文回顾了国内外对于站域层面城市设计相关文献,评述国内外研究动态。后续对站域站域空间设计的主流理论(“节点-场所”模型、TOD理论、以枢纽站为核心的站域一体开发)的内涵进行解析,发现上述理论的内涵并无二致,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节点-场所”模型的正确性。从理论基础、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撑等方面构建了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中心型轨交站域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为后文的量化研究和优化对策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对成都市典型城市中心型地铁站域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获取,并利用GIS平台对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对分析结果从数据特征和图示特征两方面进行解读:数据特征方面,综合评价站域发展状态,并落实到节点-场所模型之中,将站点划分为失衡节点、失衡场所、平衡状态、压力状态、从属状态;图示特征方面,分析了成都中心站域的空间分布、交通分布情况,归纳总结站域典型问题。
  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基于实证研究的延伸与扩展,针对成都市中心型地铁站域发展状态、现状解读所暴露的基本问题提出优化原则;借鉴国内外中心型站域建设案例,从节点价值、场所价值层次进行解读;最后,针对成都市具体中心型站域提出具体可行的优化措施。
其他文献
离子与原子的碰撞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微扰法,二是close-coupling方法.后一种方法用来处理低能、近距离碰撞,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该课题用close-coupling方法对O+H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计算.计算过程中把半径典近似方法和量子力学方法分别用在中、低能区,使用Slater轨道作为基函数对电子波函数做展开,而Slater轨道中的指数均通过变分法做出优化计算后得出.为了使计算结
学位
采用醇盐水解法制备纳米TiO粉体,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粉体.借助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分析手段,对纳米TiO、ZnO粉体进行表征;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粉体晶粒尺寸、形态、团聚状况等的影响;讨论了晶格畸变随晶粒尺寸的变化趋势;发现ZnO晶体各向异性生长的现象,并从晶体结构和固相反应中晶体生长方式两个方面初步解释此现象;确定该实验条件下适宜的纳米TiO、ZnO粉体的制备条件,得到团聚轻、尺寸小于
学位
该论文对Si基SiGeC近红外探测器进行了材料和器件结构的设计,研制出三种结构性能优良的Si基SiGeC体系近红外p-i-n探测器:能隙梯度渐变SiGe/Si探测器、SiGeC/Si探测器和富GeSiGe/Si探测器.
学位
氧化层时变击变(TDDB)是MOS集成电路和主要失效机制,常常被当作器件长期可靠性 的一种标志.近30年来,人们对氧化层击穿机制,击穿模型和相关实验方法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多种TDDB模型和分析技术,各种模型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却很难达到共识.因此至今,薄栅SiO击穿机制和模型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要的研究课题,需要更深 入的探讨、研究.该文研究分析了TDDB的两种典型模型,空穴相关击穿模型
学位
我国自从2000年开始跻身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人口迅速增长、失能、半失能、高龄、空巢老人数量逐渐增加,老年人生活和照料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2017年,我国“十三五”规划体系指出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政策背景中可以看出社区养老的重要性,然而现有的社区养老设施功能单一、环境品质恶劣,与社区老年人的美好期望相差甚远。  社区嵌入式养老是社区养老的一种新型模
传统村落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缩影,具备丰富的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承价值。然而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无数个独具文化精粹和人文特色的村落正遭到破坏。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其传统风貌保护与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刻不容缓的议题。当前村落中遗址物质空间要素的破坏或缺失直接地影响了传统村落风貌,因此本文的研究核心在于
学位
在国家的政策调控和资本市场的大力助推下,青年长租公寓在近几年迅速兴起。然而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使得青年长租公寓开发商在资本和空间品质之间难以两全,且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约束和理论研究支撑,在相关实践中存在空间品质不高、公共空间利用率低、人际关系淡漠、缺乏归属感等痛点问题。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的生活模式已成为解决社会和城市问题的重要寄托,共享社区强调的生活共享和邻里交往正是解决长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人民的需要。在社区中,户外活动空间是居民户外运动、休闲的重要载体,也是老人和儿童最青睐、使用最频繁的外部公共空间。作为户外活动空间的主要使用群体,老人和儿童在户外活动时的生理需求、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上存在天然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对户外活动的空间环境也有相似的要求。老人与子孙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生命的延续
学位
在倡导建设公园城市的背景下,以绿道串联城市零散闲置的公共绿化空间形成生态网络系统,不仅盘活存量资源,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还打造出舒适宜人的市民就近进行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的开放场所。其中,驿站建筑作为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活动的主要载体,需要满足市民想要拥有高品质、多样化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所以,环境优美、功能复合、空间多元、造型独特的驿站综合体建筑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成都市积极探索城市新发展理念,规划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所在,新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当地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发展的后援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农村集市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针对集市空间的研究必不可少。新农村集市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传统乡村集市的更新改造不同,应该在尊重当地居民生活的同时,挖掘传统文化,打造成为游客和村民共同享有的公共生活空间。  本文的第一部分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