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企业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宽广的制度环境和参与途径。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政治营销战略,运用企业政治营销策略、实施企业政治行为,表达企业的政治利益的诉求,影响政府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以利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中传统集权思想的长期侵淫,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利益分化与矛盾的凸显,政府规范企业政治行为的制度建设滞后与制度供给不足,一些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实施不当政治行为,从而导致企业和政府官员相互勾结,腐败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选定“反腐败视阈下的企业不当政治行为治理研究”这一选题开展。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处。第二章:反腐败视阈下的企业不当政治行为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阐释企业影响力与合法性理论、政府俘获理论和反腐败理论。第三章:反腐败视阈下的企业不当政治行为治理的理论分析。对中国国情、政企关系、企业不当政治行为、企业不当政治行为与政府腐败的关联进行分析。第四章:引致政府腐败的企业不当政治行为的治理。对企业不当政治行为引致腐败进行实证分析,介绍中国和美美国对企业不当政治行为的治理,以及中国社会转型期治理引致腐败的企业不当政治行为的对策。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企业影响力理论、企业行为合法性理论可以为企业政治行为的生成提供理论说明;政府俘获理论和反腐败理论可以较好的阐释企业不当政治行为和政府组织、公职人员腐败的根源,并能为治理企业不当政治行为与政府组织、公职人员腐败行为提供理论支撑。2.社会快速转型、全球化的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当下研究我国企业非正当政治行为的宏观背景;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国政企之间的隶属关系、“父子”关系是当下企业非正当政治行为产生、发展的微观环境;封建文化的残余、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入与市场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是企业非正当政治行为产生、存在和泛滥的文化基础。企业非正当政治行为治理制度供给不足,公共政策选择失误是企业非正当政治行为治理失效的制度原因。3.企业不当政治行为的动机主要有非法或不当得利、赚取政治资本、谋求竞争优势或保护自身安全、其他企业不当政治行为的刺激。中国企业非正当政治行为的动机主要有:追求体制缺陷所制造的诸种利益、追求政府设租下的垄断利润、竞争与组织趋同、因应政府低效率和法制不全监督乏力。4.我国企业不当政治行为的种类主要有直接贿赂型、吃喝玩乐型、变相贿赂型、隐瞒欺骗型和舆论导向型。其特点是:行为动机的非法性与非道德性、行为对象的特定性、行为的多元性与交叉性。5.对中国企业不当政治行为的治理的建议:建立和完善治理企业不当政治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完善的企业不当政治行为监管体系、加大对企业政治行为的道德教化与社会引导力度、厘清政府行为边界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积极倡导企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