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四种Wistar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造模效果进行比较,以选择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为类风湿关节炎发生机制及治疗效果评价等相关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周龄雌性Wistar大鼠100只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A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组(B组)、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组(C组)、风湿寒关节炎模型组(D组)、正常对照组(E组),每组20只。分别按照各自的方法造模,造模后所有动物均在相同的条件下喂养,给予充足的水和饲料,按时定量喂养,选择光线充足且通风良好的实验环境下饲养。实验后每天记录大鼠一般状态,包括毛发整齐、光泽度、体重,行动迟缓度、精神状态,耳、尾、足是否出现关节红肿及其他炎症反应;第7、14、21、28天分别对每组大鼠进行关节炎评分,测量每组大鼠右足趾关节肿胀程度,体重;分离脾脏并制备脾细胞悬液计算脾重系数及脾细胞增殖率;手术摘取大鼠右足趾完整关节,行X线检查;取关节滑膜组织进行HE染色;同时心脏采血并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0与IL-17的含量。结果组内结果比较:动物造模后食量减退,行动迟缓,精神不振,毛发失去光泽,体重轻微下降,A组致炎后7天左右右足趾肿胀达峰值,持续3天后逐渐减轻,14天后再度肿胀,表现为对侧和前足肿胀,且进行性加重,行动不便,皮毛失去光泽,大鼠右足趾于21天左右出现皮肤溃疡,28天后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溃疡面进一步扩大。第14天大鼠脾细胞增殖率与第7天、第21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大鼠体重、右足趾肿胀程度、脾重系数在各阶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动物致敏7天后,部分大鼠的踝关节皮肤发红,轻度肿胀;14天后大部分大鼠踝关节出现肿胀,足踝部皮肤发亮、充血,关节活动受限;28天左右关节肿胀继续加重。第7天大鼠体重、右足趾关节肿胀程度、脾重系数与第14天、21天、28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C组大鼠体重、右足趾关节肿胀程度、IL-10浓度在各阶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7天、第14天关节肿胀程度与第21天、第28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第14天IL-10浓度与第7、21、28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D组大鼠体重、关节炎评分、脾细胞增值率、IL-17浓度在各阶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7天关节炎评分与第14、21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第7天脾细胞增殖率与第14、28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脾细胞增殖率于第7天开始增大到第14天左右后又开始下降到28天左右又开始增大,第14天IL-17浓度与第7、21、28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组间结果比较:经方差分析,五组大鼠第7天关节炎评分、脾细胞增殖率、脾重系数在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14天A组与D组大部分大鼠踝关节出现肿胀,足踝部皮肤发亮、充血,关节活动受限,五组大鼠右足趾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评分、脾细胞增殖率、IL-10和IL-17的浓度在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21天A组大鼠右足趾关节肿胀继续加重,皮肤开始溃疡。五组大鼠右足趾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评分、脾细胞增殖率、IL-10浓度在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28天A组大鼠出现皮肤溃疡糜烂并加重,五组大鼠关节炎评分、脾细胞增殖率、脾重系数、IL-10和IL-17浓度在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AA模型组、CIA模型组、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组和风湿寒关节炎模型组能够在雌性Wistar大鼠成功造模。AA模型组关节肿胀明显,其表现接近于人类RA,且造模过程简单、稳定,临床病理与病程表现及免疫学改变类似于人类RA,是比较理想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风湿寒关节炎模型组关节肿胀较明显,在严格控制造模条件的情况下,此模型也可作为较理想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大鼠表现不典型,病程较短,不宜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发生机制及治疗效果评价等相关研究的理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