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由于放电电流大,能量传输效率高,能够产生更多种类的活性粒子,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脉冲电压驱动的介质阻挡放电充分利用了介质表面的积累电荷,一个电压脉冲可以激发两次放电。第一次放电是由外加电压激发的,发生在电压脉冲的上升沿或电压持续阶段;第二次放电是由介质板表面积累电荷产生的反向电场所引起的,发生在下降沿且具有相反的极性。尽管目前人们对脉冲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放电参数对两次放电强弱的影响上,对其放电模式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氮气脉冲介质阻挡放电中二次放电的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与第一次放电不同,第二次放电模式受放电参数的影响较大。在我们的模拟参数范围,二次放电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即亚辉光放电和辉光放电。二次放电模式取决于其放电前空间电荷的分布,当二次放电开始前,放电间隙的电子密度接近均匀分布时,则二次放电工作在辉光放电模式。然而,在一定参数下,当第一次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第二次放电开始前来不及完全消失,并且在原来的瞬间阴极附近形成电子密度峰时,将导致第二次放电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第二次放电处在亚辉光模式。第一次放电越强,对第二次放电的影响越大,第二次放电的亚辉光状态越明显。当脉冲宽度较小、放电间隙较长、电压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时间较短、介电常数较大时,第二次放电更易处在亚辉光模式。控制氮氧化物NOx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去除氮氧化物具有脱除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脱销技术。尽管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DBD脱除N2/NO体系中NO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正弦介质阻挡放电的,对脉冲介质阻挡放电脱除NO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数值模拟研究。在本论文中,建立了描述N2/NO体系中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一维流体力学模型,对介质阻挡放电脱除NO的机理及各种参数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NO的去除主要通过还原反应N+NO→N2+O来实现,N自由基是脱除NO的主要活性粒子,放电中产生的N自由基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NO的脱除率。电压脉冲幅度越大、上升和下降时间越短、介质层越薄、或放电间隙越小,产生的N自由基浓度越高,越有利于NO的脱除;在其它参数不变时,存在一个最佳脉冲宽度,在此脉冲宽度下NO的脱除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