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被动结构都是重要的语法研究内容。所以,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前人已经从传统语法,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等角度对英汉被动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包括对其定义、分类、生成及原型等的分析或对比研究。但是它们多半是对英汉被动结构在句法层面或语义语用层面上的对比,较少涉及二者语法化的对比。本文是对英汉被动结构语法化过程进行分析和对比的研究,并对二者语法化的认知基础进行解释。本文研究对象是具有标记的被动结构的语法化,所涉及的是英语be被动结构和汉语“被”被动结构。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本文首先探讨了英语be型被动结构和汉语“被”型被动结构的语法化过程以及二者语法化的认知基础。讨论结果显示:(1)英语的be型被动结构源于形容词性的完成体结构be+V-en.该结构是表达动作的完成及主语的状态,其表状态的功能与被动态的功能相似。当需要表达被动概念时,人们可以用功能相似的完成态be+V-en来表达,于是be+V-en被赋予了新的功能,语义结构就发生重新分析。如果要表达动作和过程中受事者的全部状态,该结构则需要再次进行重新分析,演变出表动态的动词性被动结构。在这期间,have完成态的出现,承接了be+V-en的完成态功能,使得该结构的被动功能得到加强,逐渐固化为主要表被动的结构。be+V-en结构的一些历时演变,如由静态情状到动态情状的变化,完成态标记ge-前缀的消失、have+been+V-en结构和be+being+V-en结构的出现,可以作为该结构语法化过程的线索。这一过程主要是受到人们在观察事件时视角和焦点转变的促动。(2)汉语“被”型被动结构主要是受到“被”字语义演变的影响。“被”型被动结构是由动宾结构“被(遭受)+V”结构演变而来。由于汉语有选择谓语中心的自由,当“被”后面V被选为谓语中心时,该结构就重新分析为“被(助词)+V”结构。此时的“被”已经虚化为被动标记。当施事者有表达的需要,受到当时处于主导地位可引入施事的“为+N+V”结构影响,“被+V”结构类推出“被+N+V”结构。此时关于“被”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它仍是一个助词,用于标记施事表被动。在“被+V”被动结构出现之后,有一些结构,如“被告”、“被动”等,由于使用频率不断增加,逐渐固化为一个表达特定意义的词。此外,在“被”型被动结构在演变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遭受”义滞留性的影响,主要用于表达不幸的事情;但是后来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表达中性和积极意义的结构开始增加。到现在,该结构已经不再是局限于表达消极意义。汉语“被”型被动结构的语法化同样是受到视角和焦点改变的促动。基于以上讨论,本文尝试找出英汉被动结构语法化过程中的共性和差异。英语be型被动结构和汉语被“被”型被动结构的语法化具有相似的认知基础,即受到人们观察事件的角度和关注点不同的促动。二者语法化的过程同样具有相似的特点和重新分析机制。相对于英语be型被动结构的语法化,汉语除了重新分析机制外,类推机制也更为明显和重要,且汉语被动结构的语义偏好发生改变。此外,二者的语法化路径,程度和形态也存在差别。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二者有不同的主观化程度、频率、语言接触影响、语言自身的特点等。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不同语言中结构语法化的对比研究,且对教师教授英语be型被动结构或汉语“被”型被动结构,学生学习英语be型被动结构或汉语“被”型被动结构及翻译人员从事英汉互译工作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