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典型山地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出于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森林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导致资源严重短缺,土壤退化严重,为了恢复植被或获取木材资源以及恢复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或人工林生产力,促进森林尽快发挥其经济与生态功能势在必行。近年来,云南广大山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土壤质量衰退以及人工林生产力逐年下降等问题。桉树的经济价值较高,中国广大地区种植桉树,桉树是速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轮伐期短、木材用途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已成为最重要的人工用材林造林树种之一。但桉树的种植,尤其是没有适地适树,仅为了经济利用而种植的桉树,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特别是引起土壤地力衰退、生态系统退化。目前,缺乏对于云南山地桉树林的关注和研究,而这些区域地处大江大河源头或中上游,其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稳定,而且影响到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而桉树的种植能为当地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正在该地区广泛的种植。   论文通过对滇西典型山地,大理洱源山区人工种植的桉树纯林及周边不同土壤利用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以探讨桉树种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退化土壤的有效恢复提供参考。   论文以未受人为干扰或破坏较小的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阔叶林作为对照,研究原生植被破坏后,人工种植桉树等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通过差异性分析,研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动态变化,以及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及其相关性;通过对不同利用类型下土壤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不同利用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土壤生态环境退化指数定量说明不同利用类型的退化程度,探讨典型山地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为该区和云南相似山地环境乃至整个澜沧江流域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自然植被破坏后人工发展起来的桉树林(Eucalgptus spp.)、混交林、云南松林(Pinusyunnan,ensis)的土壤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退化,并因利用类型不同衰减程度不同。综合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特征退化指数和化学特征退化指数得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为:桉树林>云南松林>混交林>旱冬瓜林。无论是土壤物理状况还是土壤化学状况,桉树林是四种利用类型中最差的,其物理特征退化指数和土壤化学退化指数分别为-0.3166和-0.5559。该地区桉树的种植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桉树皆伐迹地上种植的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恢复退化土壤的作用,可以作为退化土壤的有效恢复方式;同为人工纯林的云南松林土壤退化也较为严重,表明人工纯林,尤其是桉树林不适合在云南山区广泛种植。
其他文献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污染,尤其是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Environmental Estrogens)污染,因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最广,危害最大,被认为是继“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之后的又一严重的全
组织工程在人类生物医学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中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和细胞三维培养的微载体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论文对玉米蛋白材料作为上述组织工程基质
自1962年菊芳国家公园——越南的第一个国家公园的成立,迄今为止越南已建成有28个国家公园。各个国家公园都在努力做好保护各生态系统的标准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中心任务,同时这也
本试验于2006年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7~8月间进行。选择典型区域共126.73hm2,设19个试验区,随机设置475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平均面积0.23hm2,利用“固定样线法”测量植被的密度
环境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异质性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是自然环境的基本属性。任何植株都生长于时空异质分布的生境中。克隆植物以克隆生长为基础形成的克隆构件性以及生理整合特性
Conophyminae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镌瓣亚目Caelif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其显著特征为身体完全无翅,后足股节上侧之中隆线平滑,缺细齿,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许多大城市开始进入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化阶段,在这些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城郊房地产大盘开发的现象。房地产开发商在城郊化进程中扮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