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铁路12号道岔刚度取值及均匀化研究

来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ang176239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铁路运输行业正朝着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两个分工明确的方向发展,这两种铁路在运营中的技术要求有很大区别。对于重载铁路来说,除了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使用寿命和技术经济性也是最重要的考量点。论文收集了国内外关于道岔发展和轨道刚度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献,发现在改善道岔性能上尽管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尝试,但轨道刚度的不平顺依然引发了很多的问题。作为轨道研究和设计中一个基本的参数,轨道的垂向刚度会直接影响轨道的承载能力、几何状态的稳定性和钢轨部件的寿命,并且会改变轮轨接触界面的动力传递,引起列车和轨道的振动,从而导致疲劳损伤和磨耗加剧以及轨道塑性变形等问题的产生。鉴于目前重载道岔使用性能上的缺陷,设计新型75kg/m钢轨12号重载道岔以满足重载铁路的需求势在必行。新型道岔在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进行了大量优化,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此同时,通过在大秦铁路上对该道岔开展相关的动力测试,证明了新型道岔优异的使用性能。为了进一步优化道岔性能,对新型重载道岔的轨道刚度展开相关研究,国内外曾就高速铁路道岔刚度展开过工作,但关于重载铁路道岔刚度的研究开展较少,远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论文建立了完整的道岔区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来计算新型道岔的刚度分布,并分析了尖轨刨切、滑床板使用、间隔铁设置等因素对道岔区整体刚度的影响。由于道岔本身就存在固有的刚度不平顺:尖轨和心轨的截面变化导致钢轨的抗弯刚度改变;岔枕沿线路纵向逐渐增长等。对道岔区域进行刚度均匀化远比区间线路要困难和复杂。在详细考虑了上述问题,综合分析理论计算结果和工程可行性后,通过分级设置弹性垫层刚度进行了道岔区刚度的均匀化工作,并给出了详细的刚度设置方案。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对于多年冻土、桩土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了该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借鉴当前桩-土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结合冻土自身的特殊性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保证社会经济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木材运输管理是森林资源保护
特高压工程建设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跨越施工频率加大,难度提高,目前行业内尚缺乏针对跨越施工的系统性专项研究.“Y型”跨越施工装备是结合特高压线路跨越高
铁路提速后要求机车运行速度更高、机车运行区间更长,对列车行车安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机车状态远程监控系统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地理信息系
建立了一个模拟凝固镁合金(AZ91)微观组织形成的随机性模型,基于有限元法进行宏观热传导计算,并采用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法进行微观范围的形核、晶体生长和溶质扩散计算。在计算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协调能力是少儿跳水运动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强化少儿跳水运动员协调能力训练,是奠定其跳水基础的关键.教练员要明确运动员协调能力培养重要性,并能够从少儿身体特点、
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运营管理也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目前物流企业以及大型制造企业的运输公司建立了诸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为物流运输管理及调度指挥发挥了巨大作用。
报警系统能够提供监视电厂偏离正常工况所需的全部信息,是核电站的重要系统之一,它将报警信息传递到核电仪控系统中,由自诊断功能检测系统软硬件的存在的各种故障类型,并针对各类故障自动采取相应的处理。目前的报警窗存在备件停产以及设备老化引起故障率高等问题,另外,原设备大量的硬接线也导致维护的难度不断提升。为解决上述问题,且满足后续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要求,有必要对常规报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尤其是通讯方式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