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井—井内生物反应器技术修复苯胺污染含水层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传统循环井技术对挥发性较弱的有机污染物苯胺修复效果不佳,而强化含水层中生物修复又会导致含水层堵塞等的问题,提出了循环井-井内生物反应器技术修复苯胺污染含水层的方法。通过模拟1.6×0.3×0.56m3规模的受苯胺污染的含水层,依次研究循环井运行参数、传统循环井的修复效果及规律、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以及最终循环井-井内生物反应器技术修复苯胺污染含水层的效果,以期为循环井技术修复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含水层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在本模拟条件下,选取曝气位置与内井下端平齐处,曝气流量为0.35m3/h,曝气压力为6.45KPa为运行参数。在运行过程中,循环井周围可形成强循环流,循环流线上距模拟含水层底部27.5cm处的流速大小同该点距离砂箱左边界l之间的函数关系满足高斯方程:V=15.8+191.3/0.362×π/2e-2U(l-0.79)2/0.362,距离循环井越近,地下水循环流速越大。②受苯胺污染严重的模拟含水层经过47小时的传统循环井修复以及199小时的循环井-井内生物反应器技术的修复后,井左侧区域和井右侧30cm范围内地下水中检不出苯胺的存在,修复效果较好。该修复效果是苯胺的挥发作用和生物载体对苯胺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共同导致。并且在修复过程中未产生铵根的积累,是一种安全的含水层修复技术。在结合生物反应器技术后,通过井内的循环地下水的苯胺去除率大大提高,未结合生物反应器技术时,去除率最大为1.66%,结合了井内生物反应器技术后,去除率呈S曲线式的增长。各监测点的苯胺浓度降低速率也大大提高,由最高2.38mg/L·d升高到4.69mg/L·d。靠近循环井循环流速大的区域苯胺降低速度相对快。③循环井运行过程中,会使上游高浓度污染区的污染物迁移至下游低浓度污染区。在循环井周围具较强循环流的区域会发生较强烈混匀作用,在本模拟实验中为井两侧39cm范围内。
其他文献
二战后,东亚威权政体下的"强政府"主导东亚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造就亚洲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国家在实施高度控制的威权政体下推动了自己的经济发展,本文以"亚洲四小龙"为例,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计划经济本身的缺陷、法制不健全、对管理伦理的观念不正确及缺乏社会监督等原因,导致管理伦理状况不容乐观,同时严重
针对自动导引运输车偏离轨道导致系统耦合系数和传输功率急剧下降问题,提出正交拾电器。首先建立拾电器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出耦合系数与输出功率的关系。然后分析拾电器耦合系
刘过"豪"而外放的性情气质铸就了其词清狂野逸的风格特质。这种风格特质不仅体现在《龙州词》的主要内容上,也体现在作者为恰切表达这些内容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上。
用了一个夏天的案板和筷子有点发霉,你会怎么办?对此,不少消费者在秋季来临时急着更换新的厨房用品。因为就在最近,一些老年人的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严重发霉的筷子和案板
报纸
传统EPC项目中设计、采购、施工的工作流程是割裂的,存在着信息流转不连贯、各方沟通不顺畅的问题。BIM作为一个高效的信息协同平台,可以有效实现信息整合、资源共享,进而提
当我们还沉浸在必修、选修“新三件”(导数、向量、概率)在高考中如何发挥交汇作用而探索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悄然走进9个省市.新课程改革将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
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普遍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在活性污泥过程中,细菌的生物悬浮液(活性污泥)是负责清除污染物。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和具体应用,可以实现生物氮(N)
<正>图灵制药公司2015年9月为TUR-004向FDA提交研究性新药申请。TUR-004将用于癫痫性脑病患者难治性全身性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第1个临床试验项目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三七人工栽培的种植格局已经从粗放的传统栽培逐步过渡到规范化种植阶段,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重点概述了近20年来对三七的栽培研究、标准体系建立、GAP研究及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