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0%左右,只有把农村发展好了,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人口众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非常的强烈,但由于农村和农村居民的一些特点,其自身不具备提供这些公共服务的能力,因此,政府必须在农村公共服务中承担主要的责任。农村公共服务自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决定了乡镇政府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优越性。因为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也是离农村、离农民最近的一级政府,其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会更加的深刻。由乡镇政府来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会更加的有针对性,也会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乡镇政府在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具备提供优质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乡镇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成服务型乡镇政府。
乡镇政府虽然是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的最主要的主体,但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并不只是乡镇政府搞好自身建设就够了,这其中还涉及到与上级政府、其他社会供给主体、农村居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图以乡镇政府为中心,正确处理其与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建立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体系。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的方法和思路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通过对服务型政府的思想渊源的考察、对乡镇政府概念的考察得出什么是服务型乡镇政府。另外,还对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界定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一个铺垫,是对后面出现的概念、名词的解释。
第三部分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主要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取得的成就,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问题的原因分析。这部分是提出问题、分析原因的阶段。
第四部分是实现以乡镇政府为中心的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是对所提出问题的进行对策分析,主要是如何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以及如何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等内容。
第五部分是总结,对所研究问题的进行全面总结,对该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