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 2011年南京地区大气PM1.1中OC、EC的含量,并探讨了其来源。结果表明,南师OC、EC年均浓度分别为 10.10μg·m-3、2.52μg·m-3,南化分别为 11.22μg·m-3、3.12μg·m-3,南化污染相对严重。夏季两地OC、EC含量较低,冬春季较高,这与冬春季燃煤量增加,并且受内陆西风及逆温的影响,污染物集中在南京市上空不易扩散有关。两地PM1.1中SOC/TOC均在夏季较高,冬季最低。秋季SOC和03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秋季光化学反应是SOC的重要生成途径。为了精确的解析细粒子中EC的来源,采用元素分析仪-同位素质谱仪(EA-IRMS)测定了 2014年南京北郊不同季节中大气细粒子PM1.1中元素碳EC的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除此之外,不同潜在污染源例如燃煤产生的烟气、交通尾气、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扬尘中EC的稳定碳同位素值也被测定来分析细粒子中EC的来源。结果表明,PM1.1中EC冬季和夏季δ13C平均值分别为-23.89±.6‰和-24.76±0.9‰。通过与四种潜在污染源中δ13C值的对比,我们发现PM1.1中EC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冬季比夏季更富集重碳,这主要归因于冬季煤炭的使用量远远高于夏季。PM1.1中EC的δ13C值呈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说明燃煤和交通尾气两种污染源在冬夏两季的贡献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利用同位素质量平衡方程计算出冬季燃煤的贡献率为73.9%,而夏季则相对低很多只有36.8%。借助水溶性离子浓度和气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分析得到在采样期间的12月24日和12月27日除了燃煤和交通尾气两大污染源外,玉米秸秆的燃烧也是一个主要的污染源。分析测定不同燃烧条件下生物质燃烧的产物碳质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分析中发现,不管是明燃还是闷燃,除芦苇秸秆和桂花树外,其它各类生物质燃烧产生的OC、EC排放因子均是在0.43-0.65μm和<0.43μm粒径段内达到最大,玉米秸秆在两种燃烧条件下OC、EC的排放因子均为最高且两种燃烧条件下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同位素分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