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go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研究表明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的排序是疾病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可见心理护理是除疾病本身之外最需要的护理内容,但临床心理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盲目、缺乏依据、效果不明显、可有可无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心理护理的效果不显著。分级心理护理是结合我国国情对分级护理的补充,根据患者心理问题程度不同分级护理,并对不同层级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目的了解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制定分级心理护理标准及措施,观察临床干预效果,为今后分级心理护理标准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1.调查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分级心理护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对象是2018年1月至12月郑州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9名择期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资料采用调查问卷,主要有: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Cohen分级、术后疗效、食欲、疼痛等。2.根据患者SRQ-20等级和影响患者心理的相关因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制定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心理护理分级标准及各级别护理措施,根据专家审核意见及临床经验反复修改直至完善。3.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的效果检验。研究对象是2019年1月-8月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自愿加入研究8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科室原有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原有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采用SRQ-20、匹兹堡睡眠质量、食欲、疼痛、术后并发症、生命体征和患者满意度的评分。采取SPSS 24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等。结果1.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患者SRQ-20均分为7.97,术后患者SRQ-20均分为12.22;术后心理状况显著低于术前。从分级来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有轻中重差别。2.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患者使用心理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数据比较:实验组SRQ-20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SQ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食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得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两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出院满意率显著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VD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程度不一,影响因素有:Cohen分级、患病时间、术后疼痛等。分级心理护理可提高MV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和食欲、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治疗满意度。
其他文献
近代以来,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经历一个性别解放的过程,其中既有国人自身的权利诉求,又有西方女权思想的熏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战争视野下女性解放与民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