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众所周知,石油企业是国家的支柱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对保障社发展以及国防安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石油的应用范围增多,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石油工人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与压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石油的生产集中于陆地开采及少数海洋开采,大多数开发油田地处于偏远荒凉的戈壁沙漠地区,或是远离城市的一些封闭地区[1]。这些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工作环境艰苦,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几十万的石油工人仍然奋斗在一线,自然环境的恶劣及枯燥的文化生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并且工作强度大,休息,业余活动少等因素必定会对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石油工人的职业紧张程度,国外相关研究表明,认为石油工人是具有较高紧张的职业之一,由于石油工人具有较高的职业紧张,其结果也受到更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在医生、护士、监狱干警及白领员工等职业中,职业紧张会对工作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导致抑郁倾向的发生,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指出,近海、新疆沙漠地区及野外石油工人的职业紧张程度高于国家标准水平,有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对内陆城市地区石油工人心理压力等研究很少。同时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职业人群职业紧张与工作绩效及抑郁倾向之间有密切联系,并且国内外研究者对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产生广泛的关注,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及职业紧张有正向预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理论的支持,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假设一:石油工人职业紧张与抑郁倾向相关;假设二: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对抑郁倾向有直接预测作用;假设三:石油工人职业紧张与工作绩效相关;假设四: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对工作绩效有直接预测作用;假设五:石油工人心理资本对职业紧张与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假设六:石油工人心理资本对职业紧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对象与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辽宁省盘锦市中国石油分公司石油工人为研究对象,总共发放问卷2000份,采用石油工人基本状况调查问卷、付出-回报失衡调查问卷(ERI)、工作绩效调查量表(JP)、心理资本调查问卷(PCQ)和流调用的抑郁倾向自评量表(CES-D)分别测量石油工人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职业紧张、工作绩效、心理资本及抑郁倾向的程度。本研究采用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t检验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分层回归和结构方程路径分析。全部有效资料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且采取双录入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采用SPSS20.0和Amo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ERI问卷、JP量表、PSQ量表及CES-D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性别、教育背景、月收入、职务对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心理资本、抑郁倾向及工作绩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职业紧张量表对工作绩效三个维度和抑郁倾向都具有直接预测作用,并且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在回报维度与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在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内在投入)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在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内在投入)与任务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在职业紧张(回报、内在投入)与人际促进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石油工人的性别、教育背景、月收入及职务对职业紧张、心理资本、抑郁倾向及工作绩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石油工人职业紧张量对抑郁倾向和工作绩效三个维度都具有直接预测作用。3、石油工人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与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石油工人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