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和优化DBSCAN的玉米种子纯度识别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ki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食品、饲料等行业中的应用广泛,玉米种子纯度直接关系到作物的质量与产量。目前,玉米纯度的鉴定主要依靠生化电泳、色谱分析、荧光检验和DNA分子标记,这些方法虽然识别精度很高,但是检验过程繁琐且周期较长,不适合对种子进行批量快速检验。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玉米种子纯度研究,实现玉米种子纯度自动、无损检测,对提高种子纯度检验的技术水平,促进玉米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玉米种子的纯度进行识别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种子纯度检测系统。为提高图像采集质量,设计了拍摄条件均一稳定的暗箱作为拍摄环境。光源是采用大面积漫反射光的四面无影灯光源。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采用与玉米种子颜色对比度较大的黑色作为拍摄背景颜色。(2)结合玉米种子冠部图像特征提取的实际要求,对图像进行了预处理。首先进行了灰度处理;在图像增强上,与直方图均衡,均值滤波进行对比分析后,采用中值滤波算法进行去噪;在图像分割上,应用阈值分割与区域生长算法,实现了背景与目标玉米种子冠部图像的分离,进而分离得到单个分离的目标图像。(3)根据玉米籽粒的粒型不规则特点,选择玉米籽粒冠部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区域色彩特征,从背景分割后的图像确定玉米种子冠部核心区域,提取了9个颜色特征,包括RGB颜色模型、HIS颜色模型和Lab颜色模型各分量均值。为降低特征向量维数,提高识别速率及优化特征选择,对上述9个特征向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各特征参数正态分布函数的均值、均方差和变异系数。变异系数说明样本内均值差别程度,均方差表征特征值与均值离散的程度,即杂粒与正常杂交粒的偏离程度。经分析,选取H、S、B作为识别特征向量,并发现其三维分布点存在密度差异。(4)建立以H、S、B作为特征向量的三维空间模型,针对密度分布差异,提出基于最远优先遍历优化的DBSCAN玉米纯度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最远优先遍历方法优化数据,将边缘异常散点剔除,经DBSCAN对高密度区域进行局部聚类,最后合并聚类区域,得到纯度识别结果。(5)选用农大108、郑单958、浚单20和鲁单981等4个品种的玉米种子作为试验样本,将上述方法和模型转化为实际算法,进行基于冠部核心区域颜色特征的纯度识别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切实可行,正确纯度识别率可达到93.3%,远远优于传统DBSCAN算法。
其他文献
我国对车辆的关键零部件总成的电控系统——自动变速控制技术的开发应用尚处于研究和设计阶段。建模与仿真技术已经成为车辆电控系统开发中的核心技术,极大提高了控制系统软件
本文的研究应用于CHT-100型齿轮效率实验台的改造项目。该实验台是上世纪80年代东南大学机械学院研究开发的一种纯机械的闭合功率流式齿轮效率实验台。该实验台操作复杂,仅能
学位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会员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捐赠物资、提供技术等方式,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期刊
近年来,驾驶疲劳检测成为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的热门研究领域,利用座椅压力分布实现对汽车驾驶员的疲劳检测,将会开拓驾驶疲劳检测研究的新方向。当驾驶员驾驶汽车在路面上行驶
日前,“科技传播助力企业发展”网上路演行动第4期——“工业大数据”专场活动成功举办,100余家投资机构代表观摩了路演,华山资本等40多家机构会后与路演项目进行了深入对接
期刊
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促使服装业的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经历了由手动到自动、接触式到非接触式、二维到三维的发展过程。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技术利用信息、光学、
近日,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心理学会共同组织发起的“新征途·心出发”心理战疫系列公开课陆续在腾讯视频平台直播,助力公众增强心理调适与自主学习能力,助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