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及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unxy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群体冠层的特征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为明确不同大豆群体的冠层特性及不同化学调控技术对其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单一品种5个密度和10个品种(系)3个密度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大豆群体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大豆群体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通过桶栽砂培条件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营养亏缺试验确定了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关键时期,并通过3个品种、3个密度、8种叶面处理开展了不同大豆群体叶面叶面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大豆群体冠层特性在品种间存在一定区别,共有共性。个体指标与群体产量的相关性小,群体指标与群体产量的相关性大。单株性状好并不代表单位面积产量高。群体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以群体评价指标较为准确。2、R1和R5期的单株叶干重、茎干重、柄干重、叶面积及群体叶面积指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1和R5期的单株淀粉、可溶性糖、蔗糖、硝态氮、游离氨基酸总含量、蔗糖转化酶总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整体上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0-60cm层的辐射强度、0-10cm和70-80cm层的透光率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在R1期,单位面积氨基酸总含量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R5期,单位面积茎干重、单位面积蔗糖和氨基酸总含量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0-20cm和40-60cm层的辐射强度、10-20cm和50-60cm的透光率与位面积产量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4、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阶段性营养亏缺,均可对大豆的生长及代谢产生一定影响。VE~V3期营养亏缺可显著降低株高,显著降低产量,是株型及产量调控的关键时期,R1和R5期营养亏缺可显著降低产量,是最主要的产量调控关键时期。除调控关键时期外,其它各阶段的营养亏缺均可通过前期或后期的养分供应得到恢复。阶段性营养亏缺会对大豆的形态及碳、氮生理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随后的营养恢复会对这种影响产生补偿作用,出现相关指标的反弹现象。营养亏缺不利于光合产物在源、库间的运转。5、大豆单株粒重极显著地受品种和密度影响,密度和化学调控技术的互作也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促进型调节剂结合无机营养的供应可极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品种和密度对大豆单位面积上的群体产量影响极显著,密度和化学调控技术的互作对大豆群体产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促进型调节剂与无机营养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大豆群体的产量。化学调控效果在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下存在差异。化学调控技术对垦农4号、抗线4号大豆及低密度群体的单株产量调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对垦农4号、低密度群体和高密度群体的群体产量调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增福白癜净丸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以口服增福白癜净丸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组 )与单纯自体表皮移植 (对照组 )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优良
首先祝各位新老读者新年好——2007年更好!两年前,笔者与本期杂志“特别策划”的主人公王白浪有过一面之缘。印象中的王白浪身材瘦长,不善言辞,并不像一些成功的企业家那样活跃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iiformis f. sp. tritici)引起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属典型的活体寄生、气传性真菌病害。在美国,该病已成为太
原料 粳米250克、生薏米50克、香菇50克、油豆腐3块、青豆瓣50克、油、盐各适量
应急物资供应的及时性与储备量的充足性对于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应急物资储备成本的控制。要从应急物资的分类管理、不同储备模式的选择、物资储备信息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棉花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作物,在80多个国家种植,不仅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纤维来源,也是仅次于大豆的重要油料和蛋白作物。棉花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作物,近十余年来,杂交棉,
国内伺服压力机技术还有待提高。首先介绍了国外伺服压力机发展情况,指出伺服压力机传动机构的发展趋势。接着,通过与传统机械压力机对比,阐述了伺服压力机的优势,最终提出伺
麦草添加棉子壳栽培黑木耳已试验成功,但作为非产棉产麦区的边远山区和广大林区的食用菌栽培户,渴望找到其它来源便宜易得的原料代替棉壳、麦秸,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
“Ⅲ优98”是中日合作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200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狯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61。该品种南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