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便捷的服务功能,崭新的价值理念,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网民数量增长迅猛,其中青少年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以其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在开阔青少年学生视野、促进学习、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产生了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现象日渐增多,这些失范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关注。显然,目前亟需一套合理可行的网络道德规范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引导。
目前研究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的相关学术成果较多,主要集中于研究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而这其中研究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成果尤其较多。众多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宏观的理论基础,同时,相关的统计材料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数据资料。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建构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道德规范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全面、成熟的研究成果,更没有提出系统的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建构的原则和内容。
提出较为系统、合理、可行的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建构的原则及其内容,探究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道德规范的实施与教育的途径,需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多个方面展开工作。首先是通过文献分析法,借鉴现有的理论成果,分析网络文化的内涵、特点,总结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的种类及其特征,并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其次是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界定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内涵、集中归纳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再次是在定义网络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所要遵循的原则及其主要内容。最后是探究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原则,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等五个角度探索此规范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