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资金的瓶颈严重地制约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国际上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结构相比,我国非营利组织营业类收入明显偏低,如何通过更为合理的定价机制改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水平,成为学术界和非营利组织实践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综述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利用经济学分析、模型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定价机制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文章结构如下:
1、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结构功能在于提出问题和阐明研究背景。
第一章为绪论,指出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最主要的差别,即非营利组织并非不可以盈利,但是盈利部分不参与私人分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匮乏问题,从而引出通过研究非营利组织定价来帮助我国非营利组织走出困境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介绍了支持非营利组织定价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可借鉴的主要定价方法和模型,并对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定价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研究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现有的定价体系,包括对比国内外现行的非营利组织分类办法,指出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现行定价范围的有限性,并从收入角度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性质角度分析了我国现有非营利组织的定价内容。然后,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定价目标的模糊性和原则的多重性。最后,总结出了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定价机制的三个两难问题。
2、第二部分是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章,结构功能在于分析问题和构造定价模型。其中,第五、六、七章是针对不同的假设情况或产品分别进行模型分析,每一章的研究都是从模型假设开始,然后构造模型,进而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解释,或通过改变假设前提进行扩展研究,或通过推导明确边界条件,并结合非营利高校的定价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
第四章是进入论文主体后的关键一章,可以说这一章的经济学分析为后续的定价模型奠定了基础。首先,分外部和内部总结了非营利组织定价的影响因素;然后,分别从供给与需求、福利与效用、成本与利润以及外部性和博弈分析多个角度,对非营利组织定价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的模型假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五章是确定条件下的非营利组织定价模型。通过一系列模型假设界定确定条件和符号定义,利用构建出的利润函数,推导短期利润最大化下求解的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在模型分析中,通过改变模型假设,得出了两市场三级价格歧视的差别定价模型和该模型的福利边界。最后,通过非营利高校的研究生学费定价案例讨论了其应用性。
第六章是不确定条件下的非营利组织定价模型。对于风险中性的不确定条件,本文引入了随机扰动项,通过分析它对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平移和缩放性影响,对差别定价模型进行拓展;对于非风险中性的不确定条件,本文引入了期权定价模型进行风险规避,并通过非营利高校培训产品的案例对期权定价的应用加以分析。
第七章是特殊的非营利组织产品定价模型。在差别定价理想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MARKUP的动态控制定价模型,为非营利医院、影剧院都会遇到的席位产品定价找到了更有效的办法。
3、第三部分是论文结论部分,包括第八、九章,结构功能在于解决问题和总结与展望。
第八章是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定价机制的建议。呼应论文主体部分的模型分析,这一章的建议分别考虑确定条件和不确定条件针对非营利高校和非营利医疗机构给出。其中确定条件下,详细阐述差别定价的建议;不确定条件下详细阐述期权定价的建议。最后,结合MARKUP定价模型针对非营利剧院、非营利文艺团体、非营利展馆等给出建议。
第九章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可以继续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
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现行定价体系的弊端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总结出了官民二重性带来的成本与利润的两难、公众与受众带来的公平与效率的两难、供需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一贯性与灵活性的两难等三个两难问题;在对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定价的经济学分析中绘制了基于价值链环节的供给与需求变化曲线示意图、非营利组织短期成本变化曲线示意图等;
通过规范模型假设,构造非营利组织公众与受众两市场三级价格歧视的差别定价理想模型,并明确其福利边界;拓展了差别定价模型在风险中性不确定条件下随机扰动项对需求和成本函数的平移和缩放性影响的变形;
引入期权定价模型,针对非风险中性不确定条件下的非营利组织定价,通过期权衍生产品规避风险;引入MARKUP动态控制模型,针对特殊的非营利组织产品--席位产品,通过优化定价提高运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