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解放军总医院单中心收治的Ⅱ期RO术后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总结回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术后辅助化疗、肿瘤复发和生存状况;评价影响肿瘤复发和生存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我国这类患者临床诊治增加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R0切除)辅助化疗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收集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术后放化疗、复发和生存相关临床资料,计算无疾病生存时间(DFS)、总生存时间(OS)及肿瘤复发率等;采用JMP10.1软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影响肿瘤复发预后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176例符合入组条件病例纳入研究,男性125例(70.9%),平均发病年龄56.4±10.2岁,中位随访时间109.6月(14.4-177.8月)。截至2014年2月16日,出现疾病复发或转移49例(28.0%),各种原因导致死亡53例(30.1%);预计中位无疾病生存时间(DFS)102.1月(4.9-177.8月),预计中位生存时间(OS)109.6月(14.4-177.8月)。根据术后病理和AJCC癌症分期(2010第七版),ⅡA期52例(29.3%),ⅡB期88例(50.0%),ⅡC期36例(20.7%);所有患者接受术后化疗,平均4.9±2.4次(0-12次),中位数6次,其中完成≥6次化疗的102例(57.9%)。本组病例中,DFS与OS与各项基线期资料(发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家族史、起病临床表现、体征)、术后临床病理分期、术后放化疗方案和次数、术前术后CEA水平、肿瘤位置均未见统计学相关(P>0.05)。但淋巴结活检数与DFS相关,淋巴结活检数≥12的患者平均无疾病生存期显著高于淋巴结活检数<12的患者(143.8月vs.33.4月),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生存分析显示DFS与手术淋巴结活检数目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活检数<12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R=3.15,95%CI=1.13-11.13,P=0.027)。[结论]对于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术中淋巴结活检数目是影响术后复发和无疾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NCCN指南中强调的淋巴结活检数目12枚对Ⅱ期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