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流动结构不断变化、农民流动模式发生变迁而衍生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正视和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自身的成长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儿童处于现代化逐浪发展的旋涡当中,与其相比较而言,而农民工子女可能只是在这场旋涡竞争中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关注这批特殊的未成年群体,研究他们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对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作了概况性了解,并对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深刻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合肥市一所公办学校中的农民工子女为研究对象,走进了他们的学校生活世界。此项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在不同的研究阶段,笔者使用了不同的研究工具。在前期准备阶段,笔者运用了调查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对该所学校及学生的相关情况作了全面了解;在具体的研究过程当中,笔者选择了人种志研究范式,以大队辅导员的身份介入到研究对象当中,与他们朝夕相处了数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文就是以公办学校中的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图景为主题而展开的关于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本文主体部分主要对该所学校中的农民工子女的学校生活进行了素描,分析了公办学校中的农民工子女的群体特征和家庭特征;通过民工子女与学校、与教师以及与同伴三种关系的建构,描述了他们的城市学校生活的适应状况;提出了农民工子女在接受城市免费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学门槛问题、公办学校办学条件问题、学校生活适应问题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在文章最后一部分,笔者并没有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性对策和建议,而是结合新形势,谈到了由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引发的一些思考,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能力问题、城乡差距与阶层差异对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合产生的不同深度的影响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家庭化人口流动对教育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形势下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笔者的个人力量是薄弱的,即使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是苍白的。所以,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时代背景,笔者继而提出一些展望性思考,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