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小说创伤情结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结是指深藏在心底的感情纠葛,是一种人类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创伤是自20世纪以来,由医学范畴进入社会学、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那么在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当下,创伤情结理应得到高度重视。有着军旅生涯、从医经历,做过心理咨询师的女性作家毕淑敏用其敏锐的笔触温情描述当下人们避而不谈的心灵创伤,并强调创伤是普遍存在的且无需逃避和恐惧,创伤情结视角下的文学世界看似伤痕累累实则在探寻治愈良方。本文以毕淑敏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深层探究作品中蕴含的创伤情结,创伤情结的意义不在于呈现创伤,而在于解结与治疗。结合作家毕淑敏自身的多重身份、社会经历来谈这样创作的原因,也就挖掘出其创作情结,进而阐述其作品中多重的伦理价值,独特的文学意蕴。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结合荣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观点,厘清创伤、情结的概念,发现情结来源于创伤体验,创伤是一种隐匿的情结,两者互为表里、相互统一,创伤情结便有其存在的缘由和意义。梳理毕淑敏小说创伤情结的概念,并结合毕淑敏的人生经历、女性作家的特点谈毕淑敏的写作初衷和创作情结,突显毕淑敏文学创作的动因,郁结最后在于解结和治愈,展现作家的创伤情结是在肯定生命存在价值之下,对心理与肉体苦难遭遇的深沉人文关怀。第二部分论述毕淑敏小说中创伤情结的具体体现,从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疾病威胁下的死亡恐惧、人性创伤图景的呈现来阐述各类创伤具有延迟性和复归性的特征,呈现出心理书写为主、身体书写为媒介的创伤形式,并且毕淑敏也从不避讳两性关系,大胆呈现性别意识下的同声与异调,以此来彰显伦理价值,引起疗救的注意。第三部分重点突出文学创作中治愈与疗救是终极目标,在自我救赎和社会救赎中突出伦理指向,阐释毕淑敏创伤叙事的独特之处,总结出其小说创作的文学功能,兼具医生、军人、心理师、作家等多重身份的毕淑敏在心理小说领域放光溢彩、尖锐深刻又饱含温情的小说创作,开拓出了更大可能性的阐释空间。毕淑敏的小说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反常规的宣扬时代民族的宏大叙事,去深层挖掘当代人的心理世界,女性作家的细腻笔触又使其文学世界真挚又温情,在当代文坛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魅力。
其他文献
书信传统承载了中国人特有的含蓄内敛等特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汪曾祺出生并成长于通信并不很发达的二十世纪中国,书信成为他与亲友联络的最主要方式。同时,身为作家的汪曾祺在书信文本中透露了大量与文学有关的内容,其中不乏汪曾祺独有的文学思想。以汪曾祺的书信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汪曾祺的小说、散文等文学文本,可以探析汪曾祺书信中体现的文学思想。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书信中看汪曾祺的写作技巧。通过分
学位
《圣贤高士传赞》是嵇康为隐逸高士这一群体所作的杂传,但这并不是嵇康原书的书名,而是后人为了和皇甫谧《高士传》相区别,在辑佚之后做出改变并约定俗成流传至今的书名,其原本的书名应该为《高士传》。《圣贤高士传赞》于宋代亡佚,直至清代,严可均、马国翰、周世敬、王任俊等辑录出《传》《赞》五六十人。近现代学者戴明扬又在前人的基础上辑出61条共69人,这是目前最完整的辑佚版本,但仍和原来119人的数量相差一半。
学位
目的 评估国内类风湿关节炎指南/共识方法学质量,了解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制定高质量指南/共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以建库至2022年3月为检索时间“,类风湿关节炎“”指南“”共识“”专家共识”“专家建议”作为主题词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医脉通、权威学会官网进行数据检索,基于AGREEⅡ与(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指南/共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6部临床指南,1部专家
期刊
《诗经原始》是清人方玉润的一部《诗经》研究著作,也是清代具有文学特色的《诗经》研究著作之一,其文学性突出的特点一直为历代研究者所称道。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以诗释《诗》”的解《诗》手法却鲜有人研究。故本文将立足于此展开讨论,力图对《诗经原始》中“以诗释《诗》”手法的渊源、内涵、矛盾性以及后世余波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引言部分首先探讨了书名“原始”的用意,界定了“以诗释《诗》”的概念,并对《诗经原始》的研
学位
《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一部内容丰富的文言笔记小说,自经问世后便风靡一时,后世多将它与《聊斋志异》《子不语》合称为清代三大文言志怪小说。纪昀在小说中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鬼狐幽冥的世界。其小说中对人世间种种苦难和困境的书写更是熔铸着作者纪昀对各种社会问题的体认和思考,既有文学意蕴,又有史学价值,极富有研究价值。本论文共有三章。第一章重点考察《阅微草堂笔记》困境故事的生成背
学位
中国戏剧史中不乏存在壮阔精彩的悲剧,其中唯有元时的杂剧可称为古典悲剧的鼎盛。元代悲剧中最具悲剧性质者,王国维以为非《窦娥冤》与《赵氏孤儿》莫属,更因其“主人翁意志”的凸显,《赵氏孤儿》“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赵氏孤儿》作为元杂剧悲剧辉煌的标志,不同于以往复仇故事的内容构思、结构形式、以及所要传达的立论价值。本文以赵孤复仇故事的原型题材为研究基础,以主要人物忠义精神的“主人翁意志”为核
学位
作为清廉浙江建设的重要单元,清廉医院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明显,但医院廉政档案管理缺乏同步性,亟待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效能开发。文章以浙江省肿瘤医院廉政档案建立与管理为例,分析探讨医院廉政档案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及在清廉教育、价值利用等方面助推清廉医院建设的相关路径。
期刊
刘醒龙作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代表性作家,以积极入世的精神为现实呐喊。他关注社会变革下的乡村和生活在逼仄空间里的穷困灵魂,展示基层政权中官员的生存及精神状态。官员作为刘醒龙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未得到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官员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对官员形象做出系统性分类,分析官员形象的建构策略,探寻刘醒龙小说中官员形象的价值与局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接着分析刘醒龙小说
学位
近年来由Rizzi(1997)发展而来的制图理论的发展旨在尽可能精细地绘制句法地图,从宏观视角展现句法图景,而汉语关系小句作为汉语中较为特殊的结构,其生成原理长期受到学界的关注,尚未有定论。本研究将基于汉语句末助词的左缘结构,通过句法测试、句法推导的手段,确定汉语关系小句在汉语句法地图中的地位,并从最简方案的视角分析汉语关系小句的生成原理。本研究基于汉语的左缘结构,比较汉语关系小句与主语从句、宾语
学位
新世纪以来,文坛对于底层文学投向的目光越来越多,对底层文学开始关注起来。这一时期的作家集中于对于底层来进行描写,也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曹征路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些作家通过描摹社会百姓的真实生活,展现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迷茫以及挫折,书写他们对于生活的不屈精神以及经历的人生变故。在曹征路的小说中,就有大量的对于社会百姓生活的描写,讲述了国企职工下岗、农民进城等社会现状,并塑造了多个生动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