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争议的可仲裁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具有自主性、专业性、保密性、管辖权确定性以及迅速便捷等优点。它符合了经济和效益的价值目标,又有利于实现公正和公平。因此在市场经济下获得了长足发展。争议的可仲裁性是仲裁制度中的一个关键范畴。是指国家出于诸多因素的考量,对能够提交仲裁解决的争议范围进行了限制,从而排除了一国认为不能提交仲裁解决的争议事项。本文从仲裁制度作为一种独特纠纷解决方式它产生的基础和法理依据开始探讨,参考各国关于可仲裁性的立法,旨在对国际社会仲裁范围的发展趋势进行总体把握,同时对可仲裁性的标准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国仲裁有关争议可仲裁性的立法和实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争议可仲裁性的概述。笔者从仲裁机制的基本原理出发,阐明了仲裁机制的优越性,同时探讨仲裁适用范围与法院主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阐述了争议可仲裁性的法理依据。法理依据是构建上层建筑的基础,文章下面的论述都是围绕着争议可仲裁性的法理基础来展开。第二章,关于域外争议可仲裁性的立法研究。分为两部分,笔者首先对各国相关立法进行了分类,选取两大法系一些代表性国家的立法予以综合评述和比较分析,概括出各国关于可仲裁性立法的基本标准。最后对当今国际仲裁领域中关于争议可仲裁性的立法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以期对文章下面争议可仲裁性的标准的界定有所参考价值。第三章,争议可仲裁性的标准的研究。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份分析影响争议可仲裁的因素;第二部分在总结前述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界定争议可仲裁性的标准。本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我国对争议可仲裁性的规范及完善。在这一章中,笔者结合目前国际仲裁理论和实践界中三种新型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在国际领域中的演变,以及上面对争议可仲裁性标准的界定,对我国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其他文献
<正>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便是研究学生。所谓研究学生,就是你对于学生到底了解多少。有专家曾指出:学生研究是教师基本功之基本,足见其重要性。由于一节具有实
当一门学科可以撰写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大概可以说明它的成熟。现代哲学中的“语言的转向”使得现代逻辑逐渐深入人心,分析哲学的方法已经不仅仅限于分析哲学本身,而是成为哲
在俄语教学及阅读俄文文章时,我们经常会见到使用副动词及副动词短的情况。如何正确、全面、细致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语法现象,对于每一位俄语学习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本
对于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的“大团圆”审美心理现象,本文从尚圆的传统观念、拜日崇礼贵和的文化思想以及心理防御机制方面,考察其形成的主观因素,并注意到各种因素之间的相
通过对加热炉整体成型制作工序的具体分析,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以及加热炉的施工经验,总结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制造方法。
通过实验就TTC在食品菌落总数测定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向含有不同浓度TTC的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等量的菌悬液,同时用含不同浓度TTC的滤纸片做抑菌环实验,培养后观测结果。
<正>2013年12月3日,美国"罗斯福"号航母首次弹射起飞并回收E-2D"先进鹰眼"预警机,该预警机属于"虎尾"VAW-125航母预警机中队。E-2D预警机在E-2C"鹰眼"预警机的基础上,进行了
高校是体育人口密集区,大学生文化素质高、体育意识强、宣传力度大,因而容易普及和推广新兴项目。沙滩排球具有场地简易、建造投资少、简单易学、便于开展、环境优美、安全感
笔者通过对马克思人权理论的思想对象——近代西方人权理论的思想基础、基本主张、研究方法、思想归宿的批判性分析,展示出近代西方人权理论的“市民性”;通过对马克思人权思
由于计算机的安全性隐患大量存在于软件系统中,使得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错误。漏洞是针对系统安全而言的,包括一些可导致威胁、损坏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因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