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宾语结构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非常感兴趣和重视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属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为双宾语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构式语法的主要代表Goldberg(1995)运用构式理论,较详细地讨论了英语双宾语构式的特点,认为英语双宾语句的原型语义为“施事有意识地将受事成功地转移给接受者”,通过隐喻和转喻衍生出其他相近的语义,并对一些原本没有给予义的二价动词可以进入双宾语构式的现象做出了解释。在国内,许多学者,如张伯江、徐盛桓、石毓智、张建理等也开始运用构式语法对英汉双宾语句以及两者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但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没有进一步探究导致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且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存在分歧。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认知构式语法的原则,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已有的英语和汉语的相关研究,继续英汉双宾语构式的认知研究。以进入英汉双宾语的动词差异为切入点,本文在共时语料的基础上,融入了历时研究的方法,探求了英汉双宾语不同的历史成因,并从宏观语言体系方面解释了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1.英语双宾语在形成时概念化了“给予”义,并对进入其中的动词进行压制。而汉语的双宾语结构“给予”和“索取”义都可以表达(还有其它意义类型),但两者有不同的形成动因和运作机制。前者表达给予类动词“送、给”等的基础句式,而后者是为了突出涉事的受损而在句法上作的认知突显表达,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概念显现原则。汉语中的双音化和动补融合趋势以及语义完整的要求解释了汉语中许多动词如“递、寄、传、抛、丢、捅”在形成双宾语时往往需要添加“给”。2.英语是格标语言,其中的NP只有得到动词或构式赋格才能得到允准成为论元,构式对进入其中的动词有压制作用。而汉语是非格标语言,其双宾语只是很笼统地提供了框架,具体矢量由动词格框来定,构式力度远小于英语。由此,我们提出,动词与双宾语构式形成一定的动态平衡,这种互动和平衡态势在各语言中是不同的:英语为前弱后强,构式有较具体的规则;汉语为前强后弱,构式义较笼统,具体句义主要由动词义决定。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的跨语言对比研究表明,汉语的语言现象要比英语更为多样。构式语法为汉语的句法研究带来新的视角,英汉双宾语的这种差异也是在构式语法的预料之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