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的“数量词+‘来/多’+量词词语”既可以表示客观量也可以表示主观量,表示不同质的量时语法条件各有不同。为表达之便,这类结构可形式化为“S+(来/多)+L”。S+(来/多)+L结构是数量结构的一个具体小类,作为本文研究参考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是主观量的相关文献,S+(来/多)+L中的“来、多”对整体的表量属性起着质的规定性,所以对“来、多”的研究也是本论题的重要参考,特别是张谊生(2001)关注到“来”和“多”作为概数助词时在表约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关于“来、多”研究的重要成果。丛冰梅(2004)也对“来”和“多”做了较深入的讨论。本文集中研究S+(来/多)+L结构的表量功能,并把研究重点放在主观量的表达上。首先描写S+(来/多)+L的具体句法格式,给出S和L位置能出现什么样的词语,由此给出S+来+L和S+多+L各自的具体格式,并总结了S和L与“来”和“多”并置的基本条件。接着分析了S+来+L和S+多+L表达客观量时的情况,指出表示客观量时,它们所处在语境条件均不含有主观评价的意义,是对事物量特征的客观交代。对该结构表达主观量的分析是文章的重点,从借助副词和语境两方面讨论了S+来+L和S+多+L表达主观量的条件,对主观量的成因也做了一些分析。全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给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数量词+‘来/多’+量词词语”结构,可形式化为“S+(来/多)+L”结构。对全文语料来源做出说明,除转引自其它文献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外,余下的为自拟例句。分析了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研究现状,指出汉语量范畴的研究,特别是主观量的研究成果,是本文研究的基石,基于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对“来、多”性质的研究也是重要的参考。指出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对表量功能的分析主要结合汉语主观量的研究结合标记理论和语用学等理论。第二部分是量范畴简说,“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量的概念必然要反映到语言中来,用语言手段来表达量的概念,这就是量范畴的语言化。语言化的量可以做出不同的分类,最重要的一个分类就是对客观量和主观量的区分。所谓客观量是指没有主观评价意义的量,而主观量与客观量相对立,是指含有主观评价意义的量。有了这一基础,我们就可以从客观量和主观量两方面来考察S+来+L和S+多+L的表量功能。第三部分分析S+来+L和S+多+L的具体句法格式,张谊生(2001)对概数助词“来、多”已做了深入研究,本文侧重描写S和L位置能出现的词语,进而给出各种句法格式。认为作为基准的参照量是形成并置条件限制的直接原因。第四部分是对S+来+L和S+多+L表客观量的分析,它们在表达客观量时所处在的语句或者说语境条件也不含主观评价意义,是对事物的量的属性的客观说明。第五部分是对S+来+L和S+多+L表主观量的分析,因为主观量要么借助有句法形式表现的副词来表达,要么借助相关语境手段来实现,这可以从有标记手段(形式)和无标记手段(语境)两方面得以揭示。有标记手段是指形式上有副词帮助其表示主观大量或主观小量,指出副词“足”、“足足”、“整整”、“满满”等与S+来+L和S+多+L互动表主观大量,副词“只”、“仅”、“仅仅”、“就”[5]、“刚”、“刚刚”与S+来+L和S+多+L互动表达主观小量。结合含有一个S+来+L或S+多+L结构的双量式讨论主观量的表达,认为此类表达中,两个量是互相映衬的,是大量凸显小量或者小量凸显大量,而被凸显的量用S+来+L或S+多+L结构。无标记手段是指语境手段,表达主观量时没有形式标志,而是通过语境来把握主观量的表达,此时两种结构与语境交互作用,共同实现主观量的表达。有关主观量的成因,主要讨论与S+来+L和S+多+L表达主观量有关的因素。S+来+L和S+多+L之所以能表达主观量,是因为语言的主观评价方式赋予了S+来+L和S+多+L以主观色彩,从而表达了主观量。就副词而言,“足”、“足足”、“整整”、“满满”等与S+来+L和S+多+L的互动可以表达主观大量;“仅”、“仅仅”、“就”、“刚”、“刚刚”与S+来+L和S+多+L的互动可以表达主观小量。语境则为主观量的表达提供了无标记手段。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认为S+来+L和S+多+L的表量情况可以从表客观量和表主观量两个方面得以说明。单独的一个数量结构,缺乏副词等形式标记或者没有任何语境的互动,都是无法表达主观量的,只是对客观量的客观叙述。S+来+L和S+多+L表达主观量的时候,实际就是S+来+L和S+多+L借助副词等形式标记或者与语境形成互动来表达主观量。本文对S+来+L和S+多+L的表量功能做了分析,重点讨论了S+来+L和S+多+L表达主观量的情况。文章把视角放在S+来+L和S+多+L的表量功能上算是一点点创新,对主观量的感染和主观量的整体表达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限于时间和水平,不当和疏漏一定很多,恳请方家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