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功能障碍,现已成为中、老年人的第三大致死病因,给家庭、社会及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损失。脑梗死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颈动脉狭窄,继发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机制。因此,降脂和抗血栓治疗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事件中的作用已经逐步明确。此外,炎症反应可使血栓形成甚至闭塞,是决定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抑制炎症反应也是治疗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阿托伐他汀因其经典的降脂及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已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有研究表明,二者联合组成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强有力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抑制心、脑及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显著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的炎症标志物,其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严重性。目前,应用双抗血小板或阿托伐他汀降脂,防治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已得到证实,但是双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使用对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临床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抗血小板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降脂应用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对血脂和hs-CRP等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组(A组为观察组)、阿司匹林组(B组为对照组)和氯吡格雷组(C组为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3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hs-CRP、血脂数值变化的差异。结果:1、治疗4周后NIHSS评分降低不明显,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组间对比,下降的幅度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3、3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4、本实验在治疗前后,三组各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化降脂联合双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安全的,并且可协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hs-CRP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