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进入21世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正处于经济管理模式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的中国;对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我国政府财政;对正处于由以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入WTO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我国农业来说,有必要认真研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问题,以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当前,我国政府财政尤其是地方政府财政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业本身是一个弱质产业,使得我国农业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后,开始显露放慢、停滞乃至下滑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化农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研究,无论对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摆脱目前农业发展的困境,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对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完善财政支农结构,促进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和着眼点,以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财政政策作为研究中心,以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为导向改革财政支农结构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采用比较、实证等经济分析方法,分别就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各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政策、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探讨,揭示了我国财政支农的现实状况,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速度放缓乃至停滞的体制性根源和其他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如: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农业信息化等从财政政策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具体对策和政策建议。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首先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体制改革的回顾和现状,指出制约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以及阻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得出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自身是制约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各级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对农业生产的宏观调控以及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向都会影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农业财政政策取向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分《农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综述》。该部分对各国政府(包括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政策进行了横向考察。分析了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的农业财政政策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财政政策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农业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最后提出我国农村财政政策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借害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市场为导向,我国政府财政在农业发展中应该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第三部分,《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财政政策研究人本部分阐述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以及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认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状况以及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决定我国的农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在充分认识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后,提出政府和财政部门应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四部分《农业产业化中的财政政策研究》。本部分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的实质,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及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多元参与者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农业产业化的实质的基础上,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生产力质的飞跃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和广大农民前途具有深远的影响。突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市场农业发展思想,市场农业的经营方式。既然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那么我国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在农业产业化中就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来促进而不是妨碍农业产业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第五部分《农民增收中的财政政策研究》。该部分对我国农民收入现状作出了分析,指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认为我国农村农民负担过重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建议。认为我国的税费改革能否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是改革所触动的利益主体能否切切实实为农民着想。最后提出农业可持续增收是财政支农的终极目标,认为税费改革是农民增收的外在因素,而农业的可持续征收才是农民增收的真正源泉,财政在这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第六部分《农业信息化中的财政政策研究人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在农业上普遍面系统应用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跟上信息化的步伐,靠农民自身的投入肯定是行不通的。我国各级政府财政就应该承担起向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