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白鹳为大型濒危迁徙水鸟,繁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是东方白鹳种群稳定和壮大的关键。黄河三角洲是东方白鹳的迁徙停歇地,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东方白鹳在此繁殖,并且繁殖数量在逐年增加。为了解黄河三角洲种群现状,有效地保护东方白鹳这一新出现的繁殖种群。2008年7月-2009年7月,对黄河三角洲的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动态、繁殖习性、栖息地选择和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该濒危物种的保护积累基础资料和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路线调查法和样方法研究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动态和栖息地选择特征,采用样方法、定点观察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2009年繁殖季节东方白鹳繁殖习性和繁殖期行为的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无倾向对应分析(DCA)研究了繁殖期觅食地选择特征。东方白鹳主要分布在大汶流湿地恢复区,黄河北岸海滩涂有少量分布。2008年12月底至2009年的2月初,由于水面结冰没有发现东方白鹳,其余时期都有发现。随季节的变化,东方白鹳栖息地利用情况发生变化。秋冬季东方白鹳利用栖息地为五万亩湿地恢复区(41.04±40.75%)、十万亩湿地恢复区(20.69±28.86%)、虾池(16.74±31.04%)、芦苇水塘(6.85±14.91%)、巢区(0.77±3.16%)、稻田(0.11±0.41%);夏季为五万亩湿地恢复区(7.19±15.51%)、十万亩湿地恢复区(11.32±20.55%)、虾池(8.16±16.43%)、芦苇水塘(1.36±4.68%)、巢区(71.07±34.15%);春季为芦苇收割地(36.73±29.52%)、湿地恢复区五万亩水面(5.57±5.45%)、十万亩明水面(5.57±5.45%)、芦苇水塘(10.03±9.71%)、公路水沟(4.74±5.87%)、巢区(33.79±14.87%)、苇茬地(8.83±9.67%)。黄河三角洲季节性水位变化影响着东方白鹳栖息地选择利用。东方白鹳于2月上旬陆续回到巢区占区,2月中下旬开始营巢。巢筑在水泥电线杆、人工招引立柱或者高压输电铁塔上,大汶流巢区平均巢高13.25±2.07m(n=18)、巢间距647.22±1086.49 m(n=18);黄河口巢区平均巢高25.50±7.97m(n=3),巢间距42640.00±62838.80m(n=3)。决定东方白鹳巢址选择主要是水和干扰距离因子,次主要是巢高和巢距因子,次要是植物因子。孵化期最早始于2月25日,受干扰影响个别繁殖对延迟到5月中旬。孵化期32.07±1.34d(n=15),育雏期63.33±6.83d(n=12),日育雏6.23±2.23次(n=68),雏鸟最早离巢时间为5月28日,最晚离巢时间为8月19日。2009年21对繁殖的东方白鹳共有17对繁殖成功,孵出47只幼鸟,出飞幼鸟37只。人工招引立柱巢与电线杆巢相比,具有高的繁殖成功率。影响东方白鹳繁殖的自然因素是强风,此外,游客干扰、适宜巢址缺乏也是影响繁殖的重要因素。繁殖不同时期亲鸟的坐巢、交配、育雏、翻卵、休息、警戒、飞翔、整巢、取材、理羽、其他、视野外差异极显著(P<0.01),觅食行为(P=0.72)和击喙行为差异不显著(P=0.07)。DCA分析第一轴得分高的前三个变量为距巢距离、植物高度、植物盖度;第二轴得分高前三个变量为植物密度、其他水鸟数量、开阔程度。繁殖前期东方白鹳主要在恢复区芦苇沼泽觅食(70.29%),繁殖后期主要在未恢复区芦苇沼泽觅食(32.74%)和明水面觅食(29.95%)。两个时期觅食地在植物密度、距巢距离、距公路距离三个变量差异水平极显著(P<0.01),植物高度、距居民点距离、清澈度差异水平显著(P<0.05),随着季节变化和繁殖进程推进,东方白鹳繁殖期觅食栖息地也随着发生变化。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应重视水位的变化对东方白鹳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合理控制水位的变化,以此来保证不同时期东方白鹳对栖息地的需求。为了提高人工招引繁殖的成功率,可适当增加立杆数量并对其上的巢基进行加固。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减少游人对东方白鹳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