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982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大,对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图像通信的传输速度受到限制,因此,图像压缩技术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网络、数字电视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图像压缩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图像压缩技术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如何进一步提高图像压缩比和编码速度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图像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小波变换良好的空间-频率局部化特性和与人类视觉系统(HVS)相吻合的特性,本文研究了多分辨率分析和Mallat算法的重要理论,重点研究了图像经小波变换后,绝大部分的能量集中在少数的低频系数和人眼对低频信号比较敏感的特点,得出了小波变换后有利于图像压缩的合理根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嵌入式小波零树(EZW)编码算法,通过简化零树结构和将相连的零树结合的方法,提出改进的EZW算法,并仿真实现了改进的EZW算法。与原EZW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没有降低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NSR)的基础上,有效的提高了压缩比。 考虑到分形编码中四叉树算法的编码速度更快、压缩比更高的特性,本文引入四叉树算法与改进的:EZW算法相结合,提出了IEOT(Improved EZW and Quad-Tree)算法。IEQT算法既考虑到人眼视觉特性,又顾及到图像本身的特点,使两算法的优势得到互补。与改进的EZW算法相比,IEQT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并大大减少了编码时间,还具有渐进式编码的优点,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图像的编码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光伏发电以其清洁、可再生等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伴随大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其对电网的影响日益显著,故亟需对其展开详细的研究,而基础则显然是对其模型的研究。鉴于光伏发电系统详细理论模型结构复杂,仿真计算时需要多次迭代,故若对每个光伏发电系统均采用详细理论模型,可能会产生计算效率低与数值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研究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简化模型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分别从光伏发电系统内部
气体绝缘组合开关电器是高压变电站的主要设备之一,其绝缘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范围电力的可靠供应,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GIS内部绝缘的劣化,会发生局部放电。通过检测局部放电就可以对GIS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隐患,保障设备的可靠运行。超声波检测法利用检测局部放电发生时产生的超声波来判断是否有局部放电发生,检测灵敏度高,受现场电磁环境的影响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场GIS设备的带电检测。
本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工作: 1.论述了基于Mindlin板弯曲理论的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阐述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承载能力分析理论和方法。在JIFEX2.0版平台基础上,通过
随着新能源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不断应用,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本文主要以单相并网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并网系统的拓扑结构、控制策略、孤岛防护策略等方面做
回传波射矩阵法(Method of Reverberation Ray Matrix)是近几年来由Y.H.Pao等人新发展的用波传播方式求杆系结构瞬时动力响应的解析方法.它先利用傅立叶变换,将波动方程变换到
该文采用光谱法对PHB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HB极化时间、极化温度和极化场强分别为30min、25℃、8MV/cm;PHB二阶非线性极化率χ为3.578×10esu、二阶非
大跨度结构在工程中被日益广泛采用,一般都是非常重要的结构。一旦破坏,损失将是巨大的。与普通小跨度建筑物不同,在进行大跨度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时,应考虑空间因素对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