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统的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政策能够达到帕雷托最优,应当成为各国贸易政策的首选。而贸易政策实践则告诉我们,新古典经济学所推崇的自由贸易政策很少被各国所采用,各种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始终占据了贸易政策的主流,构成了贸易保护的常态,即使标榜贸易自由化的美国也不例外。本文对这种贸易政策悖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通过引入一种新兴的贸易政策分析框架,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进行客观的政治经济分析以寻找答案。本文认为,对于现实中的贸易政策悖论,我们不能仅仅从经济理论中去寻求解释,有必要运用新兴的方法从贸易政策的利益分配角度出发,深入地探究贸易政策的内生过程。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端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公共选择理论。这种理论范式认为,基于新古典理论的贸易政策分析在现实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缺陷和不足,认为贸易政策的决策者会本着仁慈、公正的态度和立场制定出符合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贸易政策,却忽略了对贸易政策制定者主体行为的利益分析,对政策的政治制订过程也缺乏切合实际的政治和社会因素的考察。而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认为,国际贸易政策是一项公共产品,有其独特的政治市场。政府等决策者是贸易政策的供给方,而各种利益集团则是贸易政策的需求方。由于国际贸易和各种贸易措施在实行后会产生收入分配效应,导致各种利益集团和政策制定者的利益分配冲突。各种利益集团和政策制定者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必然产生符合自身利益的贸易政策需求和供给,而贸易保护政策的价格,例如关税税率、非关税壁垒(例如配额、许可证的数量等)则在政治市场上出清,从而决定了贸易保护政策选择的形式和程度。 本文试图运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美国的贸易政策,尤其是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内生化过程进行政治经济分析。本文首先构建了该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对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接着,通过运用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的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本文对美国的贸易政策的内生过程进行了政治经济分析,试图运用较为客观的方法对美国的贸易政策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勾勒。内容涉及对美国贸易政策制定机构的组织设置和机制行为的研究,运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本文对美国贸易政策的重要参与机构和影响因素诸如美国国会、总统、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贸易代表以及各科‘利益集团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公共选择分析。为了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过程有一个宏观_}二的把握,本文运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纵向的考察,对其中影响较大的几次贸易立法过程进行了公共选择的政治经济分析,得到了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演变的粗略轨迹。另外,本文还对美国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其他政治经济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一些观点和结论。作为例证,本文对美国钢铁行业的贸易保护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历史描述展现了美国钢铁贸易保护政策的决策过程和实施内幕,分析了立法机构、行政部门、利益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关系。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了有关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一些初步结论,即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贸易保护政策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范畴,而是一个囊括各种相关政治经济因素的内生过程。通过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的分析,作者认为美国国会由于容易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所以一般倾向于制定和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总统在贸易政策倾向方面比较支持自由贸易或贸易自由化,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国会和利益集团的影响,有时候也会支持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委员会由于其准司法性的工作环境,加上其独立性比较强,所以在贸易决策过程中不易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但是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委员会一般倾向于对国内的行业进行保护。近些年来,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加剧,美国贸易代表频频运用贸易制裁的大棒,对外国贸易伙伴进行制裁,在贸易谈判中竭力维护美国国内产业的利益。各种利益集团在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与进口竞争的利益集团总是倾向于贸易保护,而出口导向或以进口品为中间产品的利益集团则赞成贸易自由化。美国的贸易政策就是在各种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以及利益集团的影响下制定,因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过程。通过对美国在二十世纪的几次著名的贸易立法的政治经济分析,我们可以勾勒出美国贸易政策的内生轨迹。在对美国钢铁行业贸易保护案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美国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力和利益集团贸易政治的真实面貌。 总之,本文运用了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的内生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政治经济分析。但是由于知识结构和个人能力的制约,本文在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分析方面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于将来做进一步的补充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