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涉及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肝移植后的新发自身免疫性肝炎。青少年人群(10岁-19岁)相较于低龄儿科患者,主诉更明确,对于自身病情的了解亦更详细。总结分析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转归,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随访的32例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分型、临床特点、生化指标、肝脏病理、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结果:32例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28例(1型AIH 25例,2型AIH 3例),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SC 4例。确诊AIH的时间为8.5个月(20天-72个月),4例从AIH转归至ASC的诊断时间分别为13个月、26个月、69个月和120个月。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者有7例(21.8%),隐匿起病22例(68.8%),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型起病3例(9.4%)。32例患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30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32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19例,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升高26例,免疫球蛋白G(Ig G)升高26例,抗核抗体阳性28例。22例患者行肝脏病理检查,AIH特征性肝组织病理:17例可见界面性肝炎(77%),20例可见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浸润(91%),8例可见玫瑰花结(36%)。有13例患者单用激素治疗,2例因治疗时间未满1年故疗效是否应答不确切,1例治疗不完全应答,10例治疗完全应答,其中1例已成功停药,2例在完全应答后复发,在激素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21例根据病情予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1例应答不完全,10例完全应答,暂时没有在完全应答后复发或者停药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完全应答和不完全应答的患者初发时的肝功能及免疫球蛋白进行对比,可见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初发时AST越高的患者可能对免疫抑制剂效果更好。结论:青少年AIH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但对激素单药或联合硫唑嘌呤的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AIH可转归至ASC,应定期对AIH患儿行MRCP或ERCP检查以排查ASC,尤其是出现胆汁淤积症状者。
其他文献
高脂血症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脂代谢异常常引起骨代谢的异常,LXRα在调节脂代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通过激动和抑制LXRα,小鼠体内和体外探讨LXRα在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中调节骨代谢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目的探索LXRα在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中调控骨代谢平衡的作用以及相关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构建高脂血症骨质疏松小鼠模型作为对照组,在模型鼠上分别应用LXRα激动剂和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结合脂多糖(LPS)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模型,探讨肝-肠轴在NAFLD大鼠模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NAFLD模型的建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NAFLD模型组(高脂饮食+LPS),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并于4周(w)末腹腔注射LPS。实验持续12w,分别于6、8、10和1
目的:2型糖尿病(T2DM)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发,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密切相关。早期对T2DM以及其危险因素NAFLD做出预警并及时给与干预,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因子及遗传标记物在预测及诊断糖尿病及其高风险人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将从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角度对T2DM高危因素NAFLD和T2DM发生相关的某些分子标记物展开研究,讨论糖尿病发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首次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418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 EF)组(LVEF≥50%)、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心力衰竭(HFmr EF)组(LVEF 40-49%)、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 EF)组(LVEF<40%)三组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年龄相关性骨骼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肿瘤、抗HIV、抗菌、抗氧化等,而且姜黄素对OVX模型造成的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萝卜硫苷即4-甲基亚磺丁基硫苷是一种异硫氰酸盐,其在西兰花种子中含量很高,它有抗炎、抗癌等作用,且它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它们是否对老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的现状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分别建立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泛化能力比较,为有效识别高危人群、开展诊断性检测和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确
背景与目的: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但是目前缺乏关于PVT在肝硬化急性失代偿(acute decompensation,AD)患者中的研究。我们旨在研究肝硬化AD患者中非肿瘤性PVT的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回顾性地研究中国慢(加急)性肝衰竭联盟建立的大型前瞻性、多中性的慢性肝病急性加重患者队列(Chinese AcuTe-
背景与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目前在全球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其严重类型。NAFLD/NASH是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症等的危险因素,也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疾病负担。NAFLD特别是NASH目前发病机制不明。脯氨酰内肽酶(PREP)是由约7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丝氨酸蛋白酶,在肝脏中活性较高。我们前期体内体外实验均证实肝细胞脂肪变时伴PREP
背景与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以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持续性炎症为典型病理特征。U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肠道菌群紊乱和免疫反应失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目前临床上可使用的UC治疗药物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新型药物仍然是当务之急。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一种内源性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世界最多见和最重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随着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逐年递增,近年来发现胆汁酸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次我们的目的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