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下半叶,欧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以劳动力技能需求分化为特点的变动趋势,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和就业比重增加、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上涨使就业技能结构表现为“升级”特点。90年代以来,劳动力就业呈现出“极化”趋势。与就业升级类似,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和收入比重仍在显著上涨。不同的则是除高技能劳动力之外,其他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状况进一步分化。与中等技能劳动力相比,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下降趋缓甚至有所上升。若按技能水平对职业进行排序,不同技能水平职业的就业比重和工资增长呈现非单调、两端上升、中间塌陷的“U”型。已有研究主要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常规性”模型、中间品贸易和离岸外包的角度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演变展开了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在发达国家劳动力极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技能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新常态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经济转型升级向创新驱动转变、资本流动与产业转移框架下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使得我国的就业技能结构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变化趋势。目前国内研究大多着眼于以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和收入比重上升为特点的劳动力就业升级,围绕就业升级的表现、原因和治理措施展开一系列相关研究,而关于劳动力极化的研究相对偏少。本文遵循“发展现状-影响因素-经济效应-优化路径”的逻辑思路,从技术进步、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以及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背景出发,对我国劳动力极化的发展趋势和前因后果展开系统性研究,提出完善劳动力技能供需匹配、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我国1978年以来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工资结构的演变历史与发展路径进行考察和梳理,从总体、产业内和区域间等方面多角度刻画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变迁的特点与规律。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工资结构也同样经历了从“升级”到“极化”的变刮趋势。与国外极化不同的是,我国的劳动力极化呈现出“N”型而非“U”型特点。同时,相对于中等技能劳动力,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显著上升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适度增加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极化呈现出“极化升级”的趋势。其次,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四个方面对我国劳动力极化的影响因素展开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理论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性引发技术与技能互补,推动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和相对工资上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背景下的中间品进口、外商直接投资(FDI)及其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中间品出口通过出口产品的质量-技能补充机制提高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了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则分别从不同方向和路径对各个技能水平劳动力就业发挥作用。实证分析中,基于我国2001-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对我国劳动力极化的影响路径、方向和程度,引入交互项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劳动力极化的作用路径,并进一步将样本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考察了极化影响因素的区域性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中间品进口的技术外溢和城镇化发展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对外贸易和离岸外包提升了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FDI和产业结构升级则对劳动力技能需求具有“U”型的非线性影响。通过交互项分析发现,技术进步抑制了FDI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带动效应,增强了其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贸易开放弱化了技术进步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带动作用,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发展对高技能劳动力产生更多需求。再次,从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两个角度考察了劳动力极化可能引发的经济效应。通过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劳动力极化与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从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互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力支撑了我国低成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其难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持久动力,最终产生阻碍作用。从劳动力极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上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但内生的技能供给增加会反向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低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上升会缩小收入差距,但由于缺乏持续的工资上升动力,收入差距将又呈现出扩大趋势。最后,作为多数国家劳动力市场就业技能结构演变的一种普遍趋势,极化与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收入差距乃至宏观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综合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从增加高技能劳动力供给、提升整体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技术自主创新、缩小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提出完善技能的供需匹配、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治理措施,为相关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