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科三种不同类型花粉发育的组织化学和亚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fangzh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科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姜科植物的花粉根据其成熟时所呈现的不同特性,被分为粘液状,粘浆状和干粉状三种类型。不同花粉类型的形成与花粉覆盖物(花粉鞘)有关,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花粉覆盖物来源于花药绒毡层。本文选取具有粘液状花粉的黄花大苞姜(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粘浆状花粉的大豆蔻(Hornstedtia hainanensis)以及干粉状花粉的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为三种花粉类型的代表进行组织化学研究和亚显微结构观察,对以上三种材料的花药及花粉的发育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三种类型花粉的形成过程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黄花大苞姜的绒毡层类型为变形绒毡层,而大豆蔻和华山姜的绒毡层类型均为腺性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至四分体时期黄花大苞姜与大豆蔻的绒毡层主要分泌多糖物质,从小孢子释放初期开始则以分泌脂类为主,直至绒毡层解体药室内仍有大量脂类物质残余。华山姜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内就开始有少量脂类物质积累,分泌物以多糖为主,脂类占小部分,花粉成熟时药室内几乎没有脂类物质残留。   亚显微观察发现黄花大苞姜与大豆蔻的绒毡层中含有大量合成脂类的亚细胞结构——造油体和脂滴。小孢子释放初期黄花大苞姜绒毡层细胞中充满了脂类物质,大豆蔻绒毡层细胞的脂类物质略少一些,随后这些脂类物质分泌进入药室并附着于花粉外壁之上与丝絮状物质共同形成花粉覆盖物——花粉鞘。华山姜绒毡层细胞虽然也有脂类物质存在,但在亚显微观察中未见造油体,花粉成熟时期药室内仅有少量脂类存在。   三种植物花粉发育过程中,小孢子或花粉细胞内含物变化趋势相似,成熟花粉均为淀粉质花粉。三种植物的花粉壁结构存在差异,黄花大苞姜的花粉壁外壁较窄而内壁较宽,内壁为片层结构;大豆蔻和华山姜的花粉内壁及外壁外层均较窄而外壁内层较宽,外壁内层呈筛网状。三种植物的绒毡层分泌物都参与形成花粉壁,小孢子自身也提供大部分花粉壁物质,但无直接证据证明小孢子内部提供物质参与花粉鞘物质的形成。   以上对姜科三种不同花粉类型植物的花药研究表明:姜科植物花粉类型的形成与其绒毡层相关;花粉的粘性或干性与参与形成花粉鞘的绒毡层分泌物所含脂类物质的多寡相关;这些脂类物质来源于造油体或脂滴,造油体的前体为质体,而脂滴的形成与内质网关系密切。另外,小孢子是否参与形成花粉鞘物质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概率统计模型是当今的模式识别领域中的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型。它有较完善的理沦支持,高效的训练算法,能用较少的模型参数来描述大量数据的分布,因而成为连续语音识别,说话人识别等
目的:对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48例患者以随机形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纳入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57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79例
目的:探究妊高症孕妇的临床特点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次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妊高症孕妇,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
压缩机制引入数字图像实时传输系统可以极大地降低传输带宽,缓解大数据量高速传输的系统负担。整数小波变换作为数字图像压缩重要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通用或专业图像非实时
目的:采用自行创制的纯中药制剂“食管通窍化瘀汤”,配合现代医学的食管腔内支架治疗技术治疗食管癌,达到增效减毒、改善生活质量,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的目的.方法:治疗组40例患
压电马达是通过压电体的压电振动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新型换能机构。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驱动可靠、反应灵敏、无电磁干扰等优点,多年来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新原理新结构
目的:研究探讨穴位注射等三联疗法对于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8例我院所收治的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
为了研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受损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建立了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并采用硫辛酰胺这一硫辛酸的衍生物对其进行了保护,发现硫辛酰胺作用于3T3-L1脂肪细胞,显著增加了
随着手持嵌入式产品功能的多样化,系统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不断增大。与此同时,硬盘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型微硬盘容量不断增大,而体积和价格却逐渐下降。在各种手持嵌入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