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会既是一种互助合作组织,也是一种民间借贷形式,对调剂农家金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合会在民国时期的江南农村极为流行,数量多且分布广。因此,通过对江南地区合会的兴盛背景、发展状况、优势特征、功能作用及衰落过程等内容的分析,不仅会加深对合会组织的认识,也会更为详细地了解江南合会的地域特色。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从农村金融的角度来认识江南农村经济状况的重要途径,从而可以进一步折射出当时农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合会本质上是一种民间信用互助组织,由会首邀请亲友邻里若干人为会友,各出一定会金并按约定方式轮流收会的资金融通形式。合会在唐宋已兴起,清代中期合会的类型及会式已基本具备,民国时期在江南农村极为盛行。除因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外,江南地区频繁发生的天灾人祸及高昂的婚丧费用,使得农家负债情形严重,再加上国家正式金融机关在农村的缺失及低效运行,这些因素也是合会在民国时期盛行的重要原因。江南地区的合会不仅类型多样,地域性特征突出,而且运作机制完善,收会办法灵活多变,因此极具江南特色。成立在传统乡土社会中的合会组织,以低息互助为根本特征,以信用合作为保障机制,以轮转为自身特色,借贷方式灵活操作简单。因而使合会在农家金融中占着重要地位。合会不仅满足了农家的借贷需求,弥补了正规金融机关缺乏造成的资金供应不足问题,而且促进了农家经济的发展。到民国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农村经济日趋衰败,农家也日益贫困,合会弊端也渐渐显露,农家拖欠会金的情形时有发生,倒会现象频繁,合会之风日趋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