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结合小句理论,对英汉难易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求这两种语言现象在生成方式上存在的共同点与差异。难易结构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语义上都涉及难易类形容词,其二是都存在受事宾语前置的状况。具体来说,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难易结构拥有一套相同的原则和参数,而在其各自不同的语言系统内部,会产生一些差异。本文首先从句法表层来研究英汉难易结构之间的难易特征( Tough properties),接着进一步揭示其相同的生成过程。在英汉难易结构中,难易形容词和内嵌小句是通过基础生成(base-generate)得来的。由于内嵌小句的独特特征,经过一系列的合并、移动等技术手段,最终形成了英汉语言中的难易结构。而在这一系列衍生过程中,受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影响,英汉难易结构又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通过研究发现,在表层上,英汉难易结构1)都涉及到表达难易程度的形容词;2)句法结构都是述补结构;3)形容词修饰的是整个事件,包括事件发出者和动作,而不是单独的论元或其他单独的成分;4)事件发出者可以隐含在结构中,但并未消失;5)主句主语和小句内动词存在动宾关系。深入到生成过程中看,英汉难易结构则呈现出更大的一致性。例如,英语难易结构中的动词不定式是一个具有依存性的时态层,它拥有自己的时态,但是受到主句中时态的限制;而汉语难易结构中形容词后的动词亦表现出类似的时态特征,因此英汉难易结构在本质上都涉及一个依存性的时态层,这个时态层在英语中以动词不定式的显性形式表现,在汉语中则是隐性的。同时本文对指示语成分(Specifier)做出了Sleepy Case Assignor的假设。当中心词能够指派格时,它就被激活,依照中心词对名词赋格;当中心词不能够指派格时,它就将该名词推向相邻的有格位置,或者引入其他格指派者(case-assignor)对其赋格,而经常与动词不定式标记to一起出现的介词for就被重新定义为被引入的格指派者。当小句动作发出者是有指的时候,格指派者for就被引入赋格,而当发出者是无指的时候,就被赋予空格,形式上不存在,但是在意义上是存在的。汉语难易结构的语料证明,在汉语难易结构中,形容词后的动词有自己的动作发出者,但形式上为空,因为该发出者被指示语成分赋予了空格。由此可见,英汉难易结构的派生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自所采取的参数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