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肝母细胞瘤切除后显微镜下切缘阳性对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小儿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HB的主要方式。在进行肝切除手术的HB患儿当中,术后病理检查可能发现部分患儿获显微镜下阳性切缘(R1切除),R1切除往往更易出现于肿瘤较大或肿瘤侵犯重要肝脏血管的HB患儿当中。目前,R1切除对HB患儿生存的影响仍有争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对接受肝切除术后获显微镜下阴性切缘(R0切除)与获R1切除的HB患儿进行比较,探究R1切除对HB患儿远期生存结局的影响;次要研究目的是探讨R1切除与其他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R1切除术后HB患儿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于2005年9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收治的HB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分析和预后因素评估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
结果共有259例HB患儿入组本研究,其中,218例(84.2%)接受R0切除(R0组),41例(15.8%)接受R1切除(R1组)。在对混杂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分期、远处转移与否、大血管侵犯与否、单灶或多灶肿瘤、初诊甲胎蛋白水平、组织病理学亚型、化疗方案、对新辅助化疗敏感度及总化疗周期)进行校正后,R1与R0组有相似的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风险比[Hazardratio,HR]=0.75;95%置信区间[CI]=0.34~1.64;P=0.470)及5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survival,EFS;HR=0.97;95%CI=0.53~1.78;P=0.925)。然而,分层分析显示,在合并远处转移的HB患儿中,与获R0切除相比,获R1切除显著降低患儿的5年OS(HR=4.59,95%CI=1.87~11.30,P=0.048)及EFS率(HR=8.33,95%CI=3.29~21.10,P=0.001);同样,在混合上皮/间质病理亚型的HB患儿中,R1切除显著影响患儿的5年OS(HR=3.15,95%CI=1.48~6.71,P=0.004)及EFS率(HR=3.12,95%CI=1.64~5.95,P=0.001)。进一步分析合并远处转移及混合上皮/间质病理亚型HB患儿的复发部位,我们发现,合并远处转移患儿中,接受R1切除或R0切除在肝脏局部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P=0.494);而上皮/间质混合型病理亚型患儿中,接受R1切除的患儿在肝脏局部复发率上显著高于接受R0切除的患儿(P=0.035)。在R1组患儿中,初诊甲胎蛋白水平低于100ng/ml、病理亚型为上皮/间质混合型、合并远处转移、合并大血管侵犯和年龄≥3岁是显著影响患儿5年OS及EFS率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PRETEXT分期Ⅳ期显著降低患儿的5年EFS率(P=0.003),但对患儿的5年OS率的影响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0)。
结论在有效化疗背景下,肝切除术后获R1切除似乎并不影响HB患儿的长期生存结局。分层分析提示,在上皮/间质混合型病理亚型的HB患儿中,R1切除可能显著降低患儿的5年生存率,而在上皮型且无远处转移的HB患儿,无论获R1或R0切除,其预后结局一致,若无明显复发证据,可能无需对这些患儿行二次手术及额外化疗。
第二部分基于iTRAQ技术的小细胞未分化型肝母细胞瘤白组学研究
目的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最常见的小儿肝脏恶性肿瘤,临床上常用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HB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然而,AFP升高不仅见于如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等疾病,也可见于正常胎儿及新生儿。小细胞未分化型是恶性程度最高的HB病理类型,这类HB侵袭性强,临床预后差,是HB治疗的难点。小细胞未分化型HB患儿的AFP往往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面对这部分患儿,AFP无论对疾病早期诊断还是预后预测方面所能提供的价值都相对有限。因此,我们渴望找到对小细胞未分化型HB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的标志物,作为AFP的补充,用于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本实验拟通过蛋白组学方法,探究小细胞未分化型HB与正常肝组织的差异蛋白,为后续肿瘤标志物筛选提供方向。
方法纳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于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收治的小细胞未分化型HB患儿,以患儿肿瘤组织为实验组,以瘤旁健康肝脏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以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5或FC<2/3且P<0.05为标准,筛选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蛋白,并对所得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如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通路注释等)。
结果共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蛋白749个,其中上调蛋白510个、下调蛋白239个。在上调差异蛋白中,①肌酸激酶B型、②角蛋白(Ⅰ型细胞骨架19)、③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④组蛋白H1.5、⑤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⑥溶质载体家族2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成员1、⑦抑微管装配蛋白、⑧免疫球蛋白D重链保守区(片段)、⑨层粘连蛋白β1、⑩组蛋白H1.2、(11)骨膜蛋白、(12)巨噬细胞加帽蛋白、(1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1、(14)层粘连蛋白γ1、(15)ATP依赖性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16)D-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1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结合蛋白1、(18)凝血因子(ⅩⅢ)A链、(19)核仁蛋白、(20)多功能蛋白聚糖核心蛋白为FC倍数最高的20个上调蛋白。通过GO功能分析,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及分子功能层面分别注释了3710、541及817个条目,其中细胞组成方面,最显著的前5名条目分别为胞外包膜细胞器、外泌体、细胞外囊泡、胞外细胞器及包膜囊。基于KEGG通路分析,共52个通路与小细胞未分化型HB的发生显著有关,其中核糖体通路最为显著。
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小细胞未分化型HB中蛋白表达改变显著,其中部分上调差异蛋白作为潜在肿瘤标志物的价值已在其他恶性肿瘤中得到证实。对差异蛋白进行GO分析,发现差异蛋白在细胞分泌方面表现活跃。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小细胞未分化型HB潜在肿瘤标志物进一步验证提供了前期基础与实验方向。
目的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小儿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HB的主要方式。在进行肝切除手术的HB患儿当中,术后病理检查可能发现部分患儿获显微镜下阳性切缘(R1切除),R1切除往往更易出现于肿瘤较大或肿瘤侵犯重要肝脏血管的HB患儿当中。目前,R1切除对HB患儿生存的影响仍有争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对接受肝切除术后获显微镜下阴性切缘(R0切除)与获R1切除的HB患儿进行比较,探究R1切除对HB患儿远期生存结局的影响;次要研究目的是探讨R1切除与其他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R1切除术后HB患儿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于2005年9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收治的HB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分析和预后因素评估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
结果共有259例HB患儿入组本研究,其中,218例(84.2%)接受R0切除(R0组),41例(15.8%)接受R1切除(R1组)。在对混杂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分期、远处转移与否、大血管侵犯与否、单灶或多灶肿瘤、初诊甲胎蛋白水平、组织病理学亚型、化疗方案、对新辅助化疗敏感度及总化疗周期)进行校正后,R1与R0组有相似的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风险比[Hazardratio,HR]=0.75;95%置信区间[CI]=0.34~1.64;P=0.470)及5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survival,EFS;HR=0.97;95%CI=0.53~1.78;P=0.925)。然而,分层分析显示,在合并远处转移的HB患儿中,与获R0切除相比,获R1切除显著降低患儿的5年OS(HR=4.59,95%CI=1.87~11.30,P=0.048)及EFS率(HR=8.33,95%CI=3.29~21.10,P=0.001);同样,在混合上皮/间质病理亚型的HB患儿中,R1切除显著影响患儿的5年OS(HR=3.15,95%CI=1.48~6.71,P=0.004)及EFS率(HR=3.12,95%CI=1.64~5.95,P=0.001)。进一步分析合并远处转移及混合上皮/间质病理亚型HB患儿的复发部位,我们发现,合并远处转移患儿中,接受R1切除或R0切除在肝脏局部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P=0.494);而上皮/间质混合型病理亚型患儿中,接受R1切除的患儿在肝脏局部复发率上显著高于接受R0切除的患儿(P=0.035)。在R1组患儿中,初诊甲胎蛋白水平低于100ng/ml、病理亚型为上皮/间质混合型、合并远处转移、合并大血管侵犯和年龄≥3岁是显著影响患儿5年OS及EFS率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PRETEXT分期Ⅳ期显著降低患儿的5年EFS率(P=0.003),但对患儿的5年OS率的影响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0)。
结论在有效化疗背景下,肝切除术后获R1切除似乎并不影响HB患儿的长期生存结局。分层分析提示,在上皮/间质混合型病理亚型的HB患儿中,R1切除可能显著降低患儿的5年生存率,而在上皮型且无远处转移的HB患儿,无论获R1或R0切除,其预后结局一致,若无明显复发证据,可能无需对这些患儿行二次手术及额外化疗。
第二部分基于iTRAQ技术的小细胞未分化型肝母细胞瘤白组学研究
目的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最常见的小儿肝脏恶性肿瘤,临床上常用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HB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然而,AFP升高不仅见于如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等疾病,也可见于正常胎儿及新生儿。小细胞未分化型是恶性程度最高的HB病理类型,这类HB侵袭性强,临床预后差,是HB治疗的难点。小细胞未分化型HB患儿的AFP往往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面对这部分患儿,AFP无论对疾病早期诊断还是预后预测方面所能提供的价值都相对有限。因此,我们渴望找到对小细胞未分化型HB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的标志物,作为AFP的补充,用于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本实验拟通过蛋白组学方法,探究小细胞未分化型HB与正常肝组织的差异蛋白,为后续肿瘤标志物筛选提供方向。
方法纳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于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收治的小细胞未分化型HB患儿,以患儿肿瘤组织为实验组,以瘤旁健康肝脏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以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5或FC<2/3且P<0.05为标准,筛选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蛋白,并对所得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如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通路注释等)。
结果共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蛋白749个,其中上调蛋白510个、下调蛋白239个。在上调差异蛋白中,①肌酸激酶B型、②角蛋白(Ⅰ型细胞骨架19)、③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④组蛋白H1.5、⑤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⑥溶质载体家族2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成员1、⑦抑微管装配蛋白、⑧免疫球蛋白D重链保守区(片段)、⑨层粘连蛋白β1、⑩组蛋白H1.2、(11)骨膜蛋白、(12)巨噬细胞加帽蛋白、(1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1、(14)层粘连蛋白γ1、(15)ATP依赖性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16)D-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1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结合蛋白1、(18)凝血因子(ⅩⅢ)A链、(19)核仁蛋白、(20)多功能蛋白聚糖核心蛋白为FC倍数最高的20个上调蛋白。通过GO功能分析,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及分子功能层面分别注释了3710、541及817个条目,其中细胞组成方面,最显著的前5名条目分别为胞外包膜细胞器、外泌体、细胞外囊泡、胞外细胞器及包膜囊。基于KEGG通路分析,共52个通路与小细胞未分化型HB的发生显著有关,其中核糖体通路最为显著。
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小细胞未分化型HB中蛋白表达改变显著,其中部分上调差异蛋白作为潜在肿瘤标志物的价值已在其他恶性肿瘤中得到证实。对差异蛋白进行GO分析,发现差异蛋白在细胞分泌方面表现活跃。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小细胞未分化型HB潜在肿瘤标志物进一步验证提供了前期基础与实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