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域远洋船舶压载水分布特征与防控技术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国际贸易运输主要载体的远洋船舶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在进行货物运输的过程中都难免要交换压载水。远洋船舶压载水搭乘的外来海洋生物在不同的海域内传播是造成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船队和港口规模均位于世界前列,开展中国港口海域内远洋船舶压载水的分布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对明确近年来中国海域受入境远洋船舶压载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及建立适当的外来海洋生物入侵风险防控管理体系、促进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外来海洋生物入侵风险防控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中国港口海域压载水管理与控制方面的问题,面向国际和国家绿色航运的重大需求,依托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5027-5),通过建立中国港口远洋船舶压载水入出总量估算模型和选取基于气体放电物理的防控方法,开展了中国海域远洋船舶压载水分布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本文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基于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对外贸易信息,建立了中国港口远洋船舶压载水入出总量估算模型,依据该模型计算了2007-2012年中国及五大港口区域远洋船舶压载水输入和输出总量,阐明了远洋船舶压载水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该成果有助于增强人们对近年来中国港口海域受外来船舶压载水污染的程度的了解,为建立健全远洋船舶压载水风险防控管理提供可靠的背景数据支撑,在避免或减少中国港口海域外来生物入侵灾害的同时,为防止其他国家因为压载水输出问题对我国采取绿色技术贸易壁垒提供预警。2.基于中国港口海域压载水污染防控与管理的需求,分析了外来海洋生物入侵风险应急防控技术的要求和适用性,提出基于强电场放电技术研发的高浓度活性氧外来海洋生物入侵风险应急防控技术装置是目前应对远洋船舶压载水搭乘生物输入输出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社会对于交通运输能力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桥梁作为交通干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当前社会,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主要分为两
随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城市的建设扩张,市民对自然环境的短途生态游憩需求不断增长,需求形式也不断变化。城市森林公园因独特的天然生态价值、景观游憩价值和合适的距离优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是文化的复兴,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展示民族形象的标志,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如果拥有强大的文化力做支撑即便遇到重创也能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对于当今的中国而言,文化自信必须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落实到国家富强与民
印染废水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其中生化污泥和物化污泥是性质不同的二类污泥。本文介绍了各种处置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污泥资源化是必然方向。文中指出必须根据
锦州湾位于我国渤海辽东湾北部海域,湾内三面陆地,湾口面向东南,属于半封闭海区,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海湾之一。锦州湾周边有大量石油化工厂、锌厂等,工业排废造成锦州湾五里
本论文主要对某些二次规划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一些常用的二次规划算法的局限性,同时改进了两种算法,并利用MATLAB数值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论文在介绍了二次规划的
目的:以HepG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phthalate,MEHP)对HepG2细胞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EHP(0.8、4、20、100μmol/L)以及0.05 mmol/L OA(阳性对照)染毒HepG2细胞24 h、48 h,用GPO-POD化学酶法检测HepG
以绵马贯众为实验材料,采用KB纸片法分别测定绵马贯众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绵马贯众提取物对各菌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绵马贯众提取
传统的地图投影按照一定数学法则,在地面点位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或平面极坐标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解决了由椭球面向平面的转换问题,但是在转换的过
花是园林植物的重要观赏部分,对于花型、花色等性状的变异改良研究具有极大经济效益,也一直是花发育研究的热点。重瓣是一种突变花型,观赏价值大,关于其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对提高植物观赏性具有重大意义。矮牵牛既是园林植物中被广泛应用的花坛花卉,也同拟南芥、金鱼草一样是植物花发育研究的模式植物,因此是研究重瓣性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结果,从正向遗传学角度出发,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构建矮牵牛遗传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