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我院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对菌株进行鉴定,K-B法进行药敏实验,并对重症监护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6年至2018年3年内我院共检出99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为42.8%,其次对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45.2%和53.0%,其余均大于75%。连续3年该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明显下降(p=0.00),而米诺环素(p=0.016)和阿米卡星(p=0.00)耐药率明显升高。2016年至2017年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由53.6%上升至64.9%(p=0.004),在2017年至2018年由64.9%下降至27.6%(p=0.00),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无明显升高或降低(p>0.05)。通过收集2016年至2018年重症监护室与非重症监护室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发现重症监护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82%,且其耐药率均高于非重症监护室(p<0.05)。对重症监护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为各类置管操作(OR=7.672)、糖尿病(OR=4.14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OR=3.517)、年龄(OR=0.898)、性别(OR=0.632)、住院期间手术史(OR=1.231)。结论2016年至2018年间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通过与各地细菌耐药监测数据比较发现不同的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有差异,因此临床医生在选择抗生素前要考虑所在地区、医院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问题,同时按照药敏试验结果的提示谨慎使用抗生素。糖尿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及各类置管操作(呼吸道、泌尿道等)为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